中国积极申遗 人间秘境迎接商机还得到什么?
中国提交的湖北神农架和广西花山岩画两个项目,在日前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成功入选为新一批世界遗产。中国自1987年成功申报首批共6项世界遗产后,至今已有50项,数目上仅次于有51项的意大利,居世界第二。照中国现时的申报速度,以及在申遗预备名单中仍有逾50项,相信不出几年就会超越意大利成为世遗数量最多国家。
世界遗产本身是对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的保护,但同时也是一种荣誉和“招牌”,能带来莫大商机。作为世遗大国,中国如何平衡保护和开发,有不少地方值得思考。
撰文:崔德兴
位于宁夏银川的西夏陵,2012年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据银川市西夏陵区管理处规划科科长周伟指,2013年到2014年间,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西夏陵的保护工程。而提交的其他修复工程、设施建设等方案陆续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审批。部分陵区经修复后陆续开放,更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名招徕旅客,为当地带来门票等旅游收入。
哈尼梯田申遗获大力保护
2013年申遗成功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在申遗期间曾经有过“虾灾”。因为小龙虾过度繁殖,约3万亩梯田被它们蛀空而垮塌,导致无法蓄水,危及梯田美景和当地农民生活,引起当地政府重视,拨款110万元购买农药“清剿”,并明令当地农民禁止养殖和出售。
哈尼梯田申遗为当地人带来商机和更高收入。申遗一年后,当地旅客人次和以前同期相比急增三成,门票收入也大幅增加,有当地人借机搞农村旅游生意。曾有《人民日报》记者走访当地农村,发现不少村民都用自家房屋建农家乐,即以摘蔬果、农耕等农家作业为主题的度假设施。
有村民向记者表示,他以往种田一年收入不足3,000元,现在一年能有6万元的收入。
至于分布在湖南、湖北和贵州的土司遗址2015年申遗成功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曾指出,一大好处是更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促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提升当地旅游、文化知名度都有益。
护遗产叫停怒江水电站
事实上,上文所提及的并非个别例子,申遗前后对自然或文化处所保护上确有很大作用。申遗前,能得到政府重视,加强维护以确保成功申请;申遗后,世遗场所受到国内外的监督。在国内,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对世遗的保护管理法制化;在国际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对世界遗产进行监督,警告那些面临消失威胁的世遗,以此促使各国采取保护行动。
对世界遗产的监督确实有一定作用。云南“三江并流”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当地政府被发现打算在三江之一的怒江中下游建设大型水电站,计划将直接对遗产区产生负面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当时曾对三江并流发出“黄牌警告”,并列为重点监测保护项目,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亦下批示指“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使建设计划冻结。
过度商业化冲击丽江古城
这样看来,从申报到成为世界遗产好像能同时带来保护和商业利益。可惜事实上,并不总是能达到双赢局面。坐落云南省、以古城建筑及灿烂民族文化于199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现在就因为过度商业化,古城文化流失而为人诟病。
据统计,丽江古城接待旅客数目,从1995年不足100万,上升至2015年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亦由3.26亿元增至443亿元,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收益可说是惊人的,然而商业化也带来不少代价。尽管古城建筑依旧,内部已经面目全非。走进丽江古城,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原住民以往的生活情景。
大陆媒体《中国之声》曾报道,丽江开发旅游之后,古城中不少人选择把自家的院子租出去,再拿着出租院子的钱,到城市中重新买房子住。而外地投资商来开客栈、做店舖、开酒吧,在丽江最有名的古镇大研和束河,已经几乎找不到纳西人(当地原住民)居住,只剩下商业表演。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曾表示,截至2015年底,古城的例行维修保护累计花费了66亿多元。或许,保存古城内的建筑不难,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却是很难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