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从经历高山低谷的百货业 看香港Y世代消费转变
年纪不太轻的朋友或许还记得香港百货业曾有过一段风光的日子,当时百货公司开到成行成市,每逢展销活动也定必大排长龙,更是无数港人重要的消费场所。百货公司售卖日用品、衣服、电器、体育运动用品等,一应俱全。
然而,随着本地零售业的环境转变,不少百货公司相继结业,甚或退出本地市场;其他则转营作超级市场,又或迁至较细的舖位继续勉强经营。
(此为《千禧世代经济》专题报道之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除了本地四大百货公司永安、新新、大新和先施外,还有日资的八佰伴、大丸、西武,英资的马莎,中资的裕华和中艺等,多不胜数。但自九十年代尾,百货公司的业务开始走下坡。虽然部分公司依然立足本地市场,但整体行业的发展难言乐观,大有被淘汰之势。
以先施为例,这间逾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近年可谓经营得不太理想。创立于1900 年,先施早于1917年已在香港证券交易所 (即现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 上市。自1997年金融风暴后,香港零售业经历寒冬;翌年首半年间,先施因销售成绩不如理想,加上投资失利而亏损8,000 多万元。过往几年都录得亏损,近三年平均更蚀逾亿元;原有的舖位有的遭到逼迁,有的改为细舖。
败走的不是百货 而是经营模式
先施近年积极改革,希望吸纳30 岁以下的年轻家庭,又着手改变公司形象,希望变得年轻化。公司计划在网络销售家品,并在店舖加设电子设备,方便顾客选购货品。不过,公司目前的改革仍只属小修小补,连网页也尚未建立网购系统。缓慢的改革步伐令公司前景不被看好,上年难得在市场集资,市场都不太买帐,成绩远逊预期。
另一个例子是英资百货马莎(Marks & Spencer),公司今年初宣布撤出香港,将港澳地区的零售业务售予长期合作伙伴。1988年5月,马莎进军香港市场,并于尖沙咀海洋中心开设第一间店舖,今年撤出时有11 间分店。公司虽然在2010 年代大幅发展港澳两地业务,但最终因业绩惨淡而逐步撤出国际市场,退回英国老家。
有人批评,马莎的货品不够吸引、品牌形象守旧,而且市场定位不够清晰。马莎的货品款式变化少,难怪有网民指出,马莎的货品感觉“数十年如一日”。公司过去一直依仗优质货品吸引顾客,不太着重宣传推广。目标客户年纪亦偏大。今年5月,公司计划于2022年再关闭100间英国分店,占全英分店约一成。公司希望借此加快重组计划,并希望将三分一的销售额转移至网购。
然而,事情毋须太早下结论。虽然百货公司发展衰落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近年也有异类,正如做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的一田百货,公司更在三年内多开五家分店,业绩在五年内劲升四倍之多。一田的成功不无道理,它不似其他同业般不愿委曲求全,反而定期举办大规模的特价展销,提供差不多半价的鲍鱼、海参、花胶等名贵食材,吸引大批市民抢购。
一田也重视产品的品质,如之前在分店设有新鲜的水耕菜,供顾客即摘即买,避免蔬菜放久了变坏,迎合重视健康的千禧世代。为了让顾客保持新鲜感,一田每年引入的新产品超过一万款。一田在体验式营销亦见新颖,大部分的推广都有与顾客互动的元素,如请专人教授客人亲制卡通便当、请师傅即场示范制作意大利粉等;这些都是其他同行未有提供的服务,而又明显针对新世代顾客的经营策略。
再者,一田在市场定位和分店选址也是成功的因素。一般日式百货攻高档市场,但它却另走中低档路线,选址荃湾、大埔、沙田等新市镇主力发展。这些地区明显较少大型商场或竞争者,而且可以针对年轻家庭客群。清晰的定位加上较低廉的店舖租金,令一田的发展步伐变得轻松。何况,一田不像同行般低调,经常举办大型推广活动,又会以主题系列作包装,成功吸引传媒和消费者;其前任行政总裁庄伟忠更是传媒宠儿,高曝光率对公司形象自然大有帮助。
自2008 年起,一田每年营业额都以双位数快速增长,就算是2008 年金融海啸,本港零售业总销货额只有一成增长时,一田竟逆市急升近三成五,2011 年更升近五成。故此,能否适应时代变化和客源改变,才是百货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租金一再攀升 百货业迎挑战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报告,香港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在12年间升幅达2.7倍,由2003年的1,730亿元,升至2015年的4,751亿元。百货业亦紧紧跟随着整体零售增长,百货业总销货价值由2003年的173亿,升至2012年的438亿,升幅亦达2.5倍,近年虽有所回落,但仍有轻微增长,这代表百货业仍是有利可图。百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一直是香港异常高昂的租金。近十年租金一直飙升,更曾创出“全球最贵地段”的租金;幸而近两年租金开始下跌,特别是旺区,部分店舖的租金如铜锣湾一些地段更平约四成。反而是上水等新界地区,有租金上升的现象。百货公司需要庞大空间,持续上升的高昂租金可说相当致命。
目前,香港百货业占整体零售业销售总额约一成,虽然不少公司结业或撤出,但现时在港经营的百货,仍有先施、永安、连卡佛、AEON、一田、崇光和千色店等。数目看似不少,但它们在本港的经营却困难重重。除了昂贵租金外,百货公司得面对商场和专门店的挑战。举例,海港城、太古城、新城市广场等大型商场,面积至少数十万平方呎,规模上一点都不比百货公司逊色。
但是,商场提供的多元化商品以至服务,却是百货公司难以匹敌的,而且商舖都是短期租给独立的营运者经营,商场有足够的空间和弹性因应商户的业绩,以及整体零售业环境而作出改变。有本地学者分析,百货公司想在本地继续经营的话,首先要建立出商场无法仿效的独特性,还要针对特定市场,售卖专门货品才有出路。
千禧世代的来临,外界认为势必对百货业的发展带来首当其冲的打击。但是,情况也不致十分悲观。香港740万人的本地市场虽然不算大,但每年访港旅客的数目不少,单计内地旅客就有逾4,000万。
网购是近年百货行业需注重发展的平台。虽然,网购目前还未能取代实体店,但也是个可以提供整体购物经验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对爱上网的千禧世代而言。以2016 年的数据,现时网购人数最多的年龄层为20至29 岁,30至49 岁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每年平均在网上消费11,200元。
培训千禧人才 捕捉顾客心理
最后一个重点是,倘若百货公司想改革前线,必须更着重培训千禧世代的人才,并着力摆脱现时予人守旧、老成的观感和经营作风。正如招聘公司Robert Half 董事总经理Adam Johnston所说:“在经常使用科技产品的背景下,千禧世代有足够的能力协助公司转型为更灵活和数码化企业。” Johnston认为,这些优秀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应对现时商业世界的挑战。
善用千禧世代的人才也是一田的成功之道,一田的营销团队很擅长捕捉顾客的心理,了解千禧世代的消费观念和心态。他们除了按员工表现加薪外,又会发放花红,为的是留住这批引领公司走向正确道路的员工。一田很清楚这方面的重要性,因为营销模式容易复制,其他同行也可能从中挖角,故在这方面做得较同业为多。
其实,百货业只不过是本地零售市场和商业世界的一个缩影。香港各行各业未来也定必会面对类似百货业的经营困境,如何适应千禧世代经济的来临和影响,或许会改写现时商业世界的整体生态。
上文出自第122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0日)《颠覆世界 千禧世代经济驾临》。
【千禧世代经济】系列: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