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品味背后 伪中产青年的呐喊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迅速,有预测指出,中国到2030年将会有七亿中产人士。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也未必能从中受惠。此外,经济发展虽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资产上升的潜力,但同时伴随通胀、物价飙升,都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农历新年时,内地网民纷纷上载“回家前后照”自嘲一番,正好反映“伪中产”现象。(网上图片)

不得不提的是,内地城乡差距颇大,基本上只有在北上广深,又或是富有的一线省会城市才有所谓中产阶级。当中不少人更是因为房价上涨而令资产大增,若楼价有所下跌,他们的资产亦随之蒸发。

追求体验式消费

由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中产当中收入较低的一群,面对不少生活压力。除去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房租、日常膳食、交通费用后,还得负担和香港一样不断上涨的楼价和租金。故此,只有那些既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够花时间和心机追求品味。

来自福建的90后Emerald,投身职场数年,她认同国内的“品味经济”趋势,但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其中之一。她强调,消费时重视性价比,但不会先花未来钱。

精品咖啡在内地也开备受追捧,也是一种体验消费。(Getty Images)

Emerald最经常的消费是买书,或付钱看微博的动漫,虽然觉得部分动漫的价钱有点昂贵。不过,她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带给人们欢乐,故倾向付费支持漫画家。随着内地对知识版权愈趋重视,她认为支持漫画家很重要,可令这个产业持续发展。

有次带妈妈去猫猫Café,她更大骂我黐线。她根本不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
0

和Emerald差不多年纪的朋友,大多很愿意消费,如花费在娱乐活动上。去年,她曾去英国听Bob Dylan的演唱会。其实,她对这位音乐人不太认识,只知道是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当时她坐在距离表演台很远的位置,也搞不清楚台上站着的哪个是他。由于对这音乐人不太认识,对他所唱的歌曲也不太熟悉,感觉没有想像般享受。

“但我不觉得是坏事,因为很多人欣赏他,所以也想看看自己是否懂得欣赏。他是一位有成就的人,得到外界支持。我在现场听他的演唱会,也是对他的支持和尊敬,感觉很值得。”她强调这种体验才是消费的本意,也是决定消费的因素。

内地奢侈品市场庞大,但有多少千禧世代真正负担得起?(VCG)

无可否认,中国千禧世代的消费观念的确起了变化,姑勿论他们是否“真.中产”,又或他们的经济能力能否支持他们过中产的生活。国内不少千禧世代在社交媒体上坦言,“宁愿挨面包,也要在朋友圈做网红”,“用半个月薪金住一晚迪士尼很值得”,甚至有人说“想要和友人一样小众,即使自己其实并不喜欢”。

虚荣心驱使 喜欢炫耀

网络兴起的确改变了结交朋友的生态,其中网红也是近年冒起的一群。有些千禧世代受到网红的虚荣心驱使,即使花上大部分收入,也要一尝个中滋味。有些人会租住薪金难以负担的房子,教人羡慕一下;有些人则会花大半薪金去旅行,吃大餐、购物或住五星级酒店,哪怕只是偶尔一次,都可拍照放上网炫耀一番。

有些从外省前往一线城市打工的千禧世代,为了让自己尽快融入新朋友圈子,也会模仿别人的消费模式,如经常在大商场的食肆用膳、买贵价的品牌服装、外出拿着Starbucks咖啡、听小众乐队等,即使自己其实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参观美术馆,也是提升品味的活动之一。(VCG)

当然,中国千禧世代和其他国家的千禧世代的消费观相似,对自己的生活有追求,只是他们刚投身社会,薪金不足以成为中产。但他们宁愿在其他地方节俭一些,也要追求心目中的理想或生活品味,可以是一件奢侈品、一顿贵价晚饭、一场演唱会、一次让心情放松的旅行或高级酒店住宿体验等。

作为中国的千禧世代,Emerald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和父母一代有着很大的差异。上一代的成长阶段物质贫乏,消费的首要考虑是实用。“他们不赞成我去听Bob Dylan,认为我都听不明白,只会浪费金钱。”

Emerald又说:“有次带妈妈去猫猫Café,她更大骂我黐线。她根本不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对她来说,购物消费最紧要有用。”她又指,其父母连看电视的时间也不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消费,“他们特别重视食物,或许因为是最直接的消费品。透过食物可得知一个地方的富裕程度、经济发展、文化以至风土人情,当然少不了吃入肚子的那份温饱和实在。”

(节录)

上文节录自第122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0日)《品味背后 伪中产青年的呐喊》。

【千禧世代经济】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