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马.初全马】心算步速的曾曾 17年前跑过似暖还寒的盛事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编按:《步走族》本月题目是第一次渣马全马回忆。
2018年渣马总名额七万四千,全马跑手超过一万八。十七年前是另一番光景。
2001年第5届渣马总报名人数不足一万一千,全马跑手超过一千八。那年渣马颇有象征意义,除了总参赛人数首次过万,亦是首次弥敦道起步,跑完两隧两桥到金紫荆广场冲线,实为现时全马路线雏形。
今回主角曾曾,跑龄粗略计超过廿年,01年跑完人生第一马,如今忆起没有科技的日子,带点冷清的赛道,还有时代的汗水。
来年渣马名额七万多,早前公布结果,不论哪一项目,都是一片“冇我份”的哀嚎。报名只需准时的日子,俱往矣。

跑步源自中学时期的体育课,每课之始,老师例必要我们绕着校园跑。
就此,跑步慢慢融入生活。为了使跑步变得更有趣味,我开始参加比赛,尝试上线的滋味。2001年,我年约三十,作出自觉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参加人生第一次全马:2001年渣马。

文、图:曾曾

现在跑友多了,互联网兴盛,跑团跑会多的是。但十多年前,跑步相当孤独。

我的初马故事,开展于一份报名表上。那些年,基本上只有一种报名方法,就是填表。只要在报名时限前寄回表格,跑席大抵手到拿来。担心死线前交表不及,不如忧心邮递失误,“失信于大会”而无得跑吧!

对于全马初哥,十多年前要安排训练,其实无从入手。当时跑步风气未如现在兴盛,甚至是小众运动。街上几乎无人跑步,同一街道上,练跑人士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人。跑会渐渐出现,但甚少听闻坊间有举办跑步班。互联网未如现在普及,一般人自学跑步,难以找到充足的网上资讯,唯有向跑过全马的前辈取经,薪火相传般学习跑步知识。不过,单单吸收前辈的心得,已经大有帮助。

2001年,渣马第5届,推出了首日封。

全马跑者必定知道长课的重要,三十公里以上的路程不易跑,当年无GPS计哩数就更“难搞”。没有跑表,只好“靠估”。我以自己的跑步时间,推算距离。想一想,2001年上线前,虽然不乏廿多公里的练习,但“30K”以上长课,只有一课。想来仍然决意挑战,自觉不可思议。

跑手包附送纪念牌,设计精美。

上线一刻既兴奋且紧张,但提醒自己赛前策略,“毋须太快,保持跑步”,希望五小时时限内顺利完成。开赛后,跑手群渐渐散开,赛道上跑手渐少,人人只顾前进,没有拿起手机自拍的跑手集结。大会的补给跟现在可谓天渊之别,近年马拉松补给愈见种类繁多,我的初次全马却只有水,根本不知道能量食品是甚么。赛前得到前辈相授“贴士”,提醒可以带备能量饮品冲剂作补给,但是在水站尝试开水,费时失事而且“搞唔掂”,放弃作罢。(编按:根据报道,当年大会派发水、朱古力和香蕉。)

2010年起出现完成全马的奖牌,在此之前,只有证明书。曾曾的完成时间,可算游刃有余。

就这样跑,跑呀跑,一个人在战斗。沿路甚少打气者,过了西隧才少量市民打气或观战。我看着手表计算时间,越过一个又一个里数牌,终于看见“41KM”,情绪顿时高涨。2001年路线还未跑三隧三桥,只有两隧两桥,终点仍在金紫荆。漫长赛事来到终点,或是练习有成果,或是留前斗后得宜,最后一段路程仍有力加快脚步,来个强势冲线。

曾曾的青春一帧,手上的表只能计时。没有相片服务的日子,只有靠朋友“拍烂档”帮手,留下纪念。

冲线之后,大会立即送上银色的保暖披肩,没有接到完成奖牌,因为,当年没有完赛奖牌,只有纪念品,以及一纸证书。4:08.09,就是我的第一次。

就算起皱甚至破烂,跑者都不会舍弃的一页。

【步走族-云集快慢脚,每月不同题目,搜集不同感想。无论每公里4分几、定一次最尽跑几K,Sub3抑或行住过终点,只要想跑喜欢跑,欢迎在这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