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狂潮】发展商高成数一按助“上车” 可能送了买家一程?

撰文: 吴美茸
出版:更新:

储够首付然后“上车”,是不少人的梦想。但这个梦想愈来愈远,一来楼价不停上升,二来因为金管局多次收紧按揭措施,令买家愈来愈难借得足入市。
有见及此,不少发展商为了“帮助”买家上车,索性透过旗下财务公司,向未储够首付的新盘买家借贷,一按成数可以高达8成或以上。
翻查记录,“高成数一按”于2015年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惟魔鬼在细节里,这类按揭首2、3年的“优惠”息率本来已高于银行一按,之后的按息更超过5厘以上,供楼客为免挨贵息,虽然可以选择“转会”至银行承做按揭,但需要补回差价逾百万元及通过银行压力测试方可批核,过程中未必如此顺利!

2015年底发展商为求加快推盘步伐,以免压力测试、免入息证明、甚至高达楼价95%的一按贷款作招徕。(梁焕敏摄)

今年落成新盘    有15.5%由财仔承接按

自2009年10月,金管局合共推出7轮收紧物业按揭之措施,包括更严格的还款能力压力测试和供款与入息比率、以及收紧最高按揭成数,令买家愈来愈难借得足入市。结果,一些首付不足,又或未能符合银行按揭的压力测试的买家,纷纷转向发展商旗下的财务公司借高成数一按。吸引之处是这些“财仔”以免压力测试、免入息证明、甚至高达楼价95%按揭作招徕,实行“贴钱出货”。

根据中原研究部资料,2016年落成的新盘中,由财务公司承按的有814宗,涉及买卖合约金额96.82亿元,分别占总成交宗数8.7%及总金额11.6%;而预计今年落成的新盘中,由财务公司承按达821宗,涉及买卖合约金额达61.02亿元,分别占15.5%及16.4%;到了2018年,由财务公司承按的落成新盘,也有278宗,涉及买卖合约金额26.27亿元,分别占11.1%及17.9%。

然而两﹑三年后转按,或需要补回逾百万元差价。(梁鹏威摄)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解释,2015年底本港楼市曾进入调整期,楼价出现下跌,发展商为加快推盘步伐务求刺激销情,起初只是数个楼盘提供“高成数一按”,让首付不足或过不到压力测试的买家“入咗市先”,当货如轮转高成数一按形成潮流后,其他发展商相继透过旗下财务公司推出高成数一按,甚至推出免入息审查、免压力测试及提供95%一手按揭,所以即使是金管局收紧银行按揭,如700万元以下自用住宅物业最高按揭至6成后,也有一些楼市“边缘人”可以置业。“发展商卖盘有自己计法,为吸客出招是无可厚非,金管局很难监管发展商。”王美凤坦言。

发展商一按 息率或高达6厘

然而,发展商当年提供的高成数一按,魔鬼细节不容忽视,其中按揭息率以P按﹙最优惠利率5厘﹚计算,普遍首3年息率较低,多为P-2.5厘﹙实际利率2.5厘﹚,但是第3年之后的息率迅即提高至P甚至P+1厘﹙实际利率6厘﹚。相比之下,银行目前H按息率低于2厘!

王美凤笑言“发展商其实计晒数”,普遍首1至3年息率是P-2厘﹙实际利率3厘﹚,但是3年之后息率迅即提高至P甚至P+1厘﹙实际利率6厘﹚,发展商旗下财务公司慢慢增加按息,目的是希望买家在不想挨贵息的情况下,在首两、三年后“自动波”向银行申请转按。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表示,提供高成数一按,是让首付不足或过不到压力测试的买家“入咗市先”。(由受访者提供)

同样借600万 每月供款相差逾1.2万元

其实,首付不足“买住先”是否真的有著数?假设楼价706万元,如果向银行承做按揭最多只能借6成,首付约280万元,但如果向发展商旗下财务公司,便可做足85%按揭,首付只须约106万元。以借600万元计,首两年以P-2厘计算,供款为28,453元,第3至5年以P-1厘计算,每月供款增加逾10%至31,441元,其后以P+1厘计算,每月供款增加逾30%至37,172元。虽然发展商可以解决首付不足的问题,但“羊毛出自羊身上”每月供款逾3.7万元,确实十分吃力!

相比之下,银行提供的H按﹙银行同业拆息﹚由去年初的H+1.7厘拾级而下,至现时的H+1.3厘水平。假设同样向银行借600万元,以H+1.3厘计算﹙即约1.68厘﹚,现时每月供款24,536元,通过压力测试最低月入也要59,925元。与财务公司最高每月供款37,172元,相差12,636元!

两年后“转会” 要补回逾百万差价

为免继续挨贵息,买家当然可以选择两、三年之后向银行申请转按,但问题便来了,因为“转会”未必如想像中般顺利,皆因买家需要补回当中按揭成数差价。

假设上述向发展商财务公司借600万元的个案,在两年后向银行申请转按,即使楼价不跌,在最多只可借6成的情况下,扣除楼价15%首付及两年供款后,要“转会”成功,最多要补回144万元的差价,而压力测试后月入更达到41,832元。

试问两年内会否储到144万元的差额呢?若是借到尽上车的买家,日后无力供款或最终沦为银主盘,心急“上车”随时变“被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