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ETF市场发展迅速 产品各具特色 待ETF通启动可互补|伍礼贤

撰文: 伍礼贤
出版:更新:

自内地与香港于2014年开始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后,成功让两地投资者在不改变当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直接参与对方的股票市场。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两地的证监会及交易所于去年底就香港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达成共识,在今年5月27日更正式宣布原则同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意味这即将进入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证监于周五(24日)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替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证监将组织上交所、深交所、中国结算等稳步做好ETF纳入互联互通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布。

根据安排,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ETF的基金份额。

ETF通具市场互补作用

近年,内地与香港的ETF市场高速发展,截至2022年3月,于香港上市的ETF约160只,日均成交金额达148亿元,同比上升55%,至于内地市场更有超过600多只ETF。对投资者来说,两地的ETF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存在差异,例如内地的ETF产品涵盖香港市场较少有的影视或军工板块;而香港的ETF包含了内地没有的反向和杠杆产品,以及境外债券ETF产品等。相信ETF通启动后将有助两地市场产品互补,零售投资者亦有机会参与原本只有机构投资者才可进入的市场,扩阔投资选项。

据香港交易所交易所买卖产品主管罗博仁称,在市场下跌时,香港的ETF投资通常会录得净买入,反映ETF在市场波动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随著内地金融市场更高水准对外开放,香港的市场将持断获得发展动力,相信ETF通将有助于两地投资者更有效地实现跨境资产配置,以及改善ETF市场的投资结构和流动性,突显香港作为海外资金进入内地投资市场的“桥头堡”角色。

按目前港交所发布的条件,香港上市的ETF如要符合纳入港股通须以投资港股为主,规模不低于17亿港元。业内人士认为,ETF通可吸纳更多资金及推高成交,并相信未来纳入条件会放宽。

ETF通的落地详情,例如启动日期、额度、流动性门槛,以及是否涵盖在港上市的境外ETF等仍有待公布,值得投资者关注。

【财经专栏】投资明“贤”.伍礼贤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 伍礼贤

*本人为证监会持牌代表,本人没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