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寿 (2628) 北水及资金流 继续反映股价前景仍然亮丽|彭伟新
中国人寿(2628)主要业务涵盖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及意外保险,服务个人及团体客户。集团拥有广阔的分销网络,包括保险营销员、团险销售人员及代理机构,覆盖中国内地市场,并在香港等海外市场有少量业务。集团主要产品包括分红及非分红寿险、年金产品(约占总保费70%)、健康保险(20%)及意外保险等。其商业模式以收取保费及投资收益为核心,通过控股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庞大资产,并涉足养老保险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集团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人口老化、保障需求上升及科技赋能的数码化销售平台。集团凭借市场领导地位及稳健财务表现,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应对监管变化及市场竞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效率。
市场预期中人寿将受惠于市场需求回暖及利率上升,进一步推动新业务价值(VNB)的增长。预计在2025年至2027年间,股息增长率将达到29%。此外,管理层考虑的股份回购政策也可能增强每股的股东价值。而市场预期集团于2025年的每股收益(EPS)为2.58人民币,预测市盈率为8.1。虽然整体营运成本面临压力,但集团可以透过产品组合调整及提高利润较高的产品比重,有望改善盈利能力。预计集团于2025年净利润将达522.66亿元人民币。
虽然市场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投资者仍然对中国人寿有特别的偏好,而集团稳定的股息政策是中国人寿的一大优势。集团的股息收益率约为4.7%,这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尤其是集团过去5年旳平均股息率约为27%,这种稳定的回报不仅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也进一步改善了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另外,随著市场需求的回暖,销售趋势出现改善。在2025年初的数据中,销售增长显著,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正在上升,为中人寿的业务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于中人寿逐步转向高股息股票及长期债券,除了可以提高资本回报,还能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有效管理风险。此举不仅保障了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还提升了其整体收益潜力。
中国人寿 (2628.HK) 上个交易日以 18.84 港元收市,全日跌0.12港元或0.63%。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 0.59,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见 20.6 港元,而最低位则曾见 10.06港元,以现价 18.84 港元计,中国人寿的股价较 50 天线高出 17.46%,另外,现价亦较 200 天线高出 24.04%,反映股价在技术走势上稍为偏高,并有机会先行作出回调。不过,由于中国人寿的资金流仍然偏强,特别是集团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28.06%,自今年2月4日至今年6月30日期间,股价虽然只录得2.04%的升幅,但在同一期间内共录得48.52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38.28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10.23 亿港元。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3.7 比 1,反映出大户投资者对股价走势拥有较大的主导权,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11.66%;而最低曾经跌至-2.98%,至于6月30日当日则仍然达到6.08%,只要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再度升上10%以上,相信股价会继续向上。
近期,北水在中国人寿的持股比率持续上升,并由今年年初的11.2%持续增加至6月26日的16.1% (见图1),半年期间增加了4.9个百分点。特别是6月份的增幅明显,由5月底的12.45%急升至16.1%,不足一个月的增幅达3.65个百分点,反映出北水投资者对中国人寿的股价前景持乐观态度。
中国人寿的股价在今年3月19日曾攀升至17.10港元,随后出现回调,最低跌至4月9日的12.38港元。之后,当9天RSI从30以下反弹并重返30以上水平后,股价开始持续上升,成功突破所有移动平均线的阻力,并稳步升抵保历加通道的顶部。股价一度在6月25日升抵19.98港元的高位后再次回调,预计在股价快速上涨后可能会进行调整,甚至有可能回落至20天线附近。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股价回调至18.00港元时买入,并以20.00港元作为下一次反弹的目标。此外,股价应保持在今年3月的高位17.10港元之上,若收市时跌破此水平,则应考虑止蚀。
图1: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