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国际(0656)聚焦主业 估值修复可期|彭伟新

撰文: 彭伟新
出版:更新:

复星国际于2024年度业绩报告中显示,总收入达1,921.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核心子公司﹙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及复星旅文﹚四大业务合计收入达1,346.5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的70.1%。尽管合并报表亏损43.5亿元,但主要由于阿里巴巴低价回购菜鸟股权的账面减值所致,实属一次性的非现金影响。剔除该因素后,归母净利润仍达7.5亿元,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优于表面数据,更重要的是,复星在菜鸟的投资历史回报IRR达34%,累计回笼资金44亿元,远超初始投入15亿元,回报丰厚。此外,复星的资金状况稳健,去年成功兑付境内外公开债务合计111亿元,并重返境外美元债市场,发行长久期美元债券,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充分认可复星国际信用状况的稳步改善,确认“BB-”评级和稳定的信用展望。此外,集团在银行融资方面3年期纯信用银团超额完成再融资,连续8年境外银团筹组成功。截至2024年底,集团手头现金达到1,063.4亿元,资金流动性非常强劲。

在业务发展方面,复星持续聚焦主业并强调攻守平衡。在健康板块,复星将复星凯瑞的持股比例增至100%,并推出CAR-T产品,已惠及超过800名患者;复宏汉霖PD-1单抗汉斯状在欧盟获批,成为首个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PD-1药物,海外收入增长30.8%。在旅游文化领域,三亚的“超级地中海”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成为全球首个AI主题度假区。此外,Club Med录得营业额约161.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三亚亚特兰蒂斯全年营业额保持高位。在富足板块,复星保德信人寿保费收入翻倍至92.51亿元,境内保险子公司全面盈利。同时,复星科创投入达69亿元,并在全球设立了超过20家科创中心,以支持未来的业务扩展和盈利能力。展望未来,复星将继续依托全球化和创新驱动,保持资金流充裕,以支持其稳健的长期发展。

复星国际于2025年4月3日以4.30港元收市,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0.81,显示其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达6.23港元,而最低位则见3.83港元。以现价4.30港元计算,复星国际的股价贴近50天线及200天线,目前未见明显回调压力。按现价计,市场给予集团的预测市盈率为8.1倍,而市账率则仅为0.29倍,均处于非常低的估值水平。

复星国际(00656)于去年11月6日至今年4月2日期间的资金流状况。(图1)

复星国际在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2港元,分红率逐渐提升,近五年分红率在20%及以上,尽管利润较往年有所波动,但公司仍维持分红,显示了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自2024年11月6日至2025年4月2日期间,复星国际股价录得3.52%的跌幅,但在此期间,资金流入总额达1.17亿港元,其中大户资金流入为0.75亿港元,散户资金流入则为0.43亿港元(见图1)。大户对散户的资金流比率为1.8:1。同时,大户投资者的持仓比率在该期间最高曾升至15.86%,最低曾降至-5.19%。而2025年4月2日当日,正好是大户持仓比率最高的水平,反映大户投资者非常愿意买入作中线部署。

目前,市场对复星国际进行调研的目标价介于5港元至13港元之间,中位数为7.52港元,较现价4.30港元仍有74.8%的上升空间。股价曾于2024年9月中跌至最低位3.83港元后触底反弹,一度成功收复所有移动平均线阻力,并最高升至6.23港元。其后股价从高位回吐至约4.0港元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股价近期形成了一底低于一底的形态,但9天RSI(相对强弱指数)却呈现一底高于一底的走势,形成RSI底背驰,显示股价有望见底,并可能进一步反弹。如果股价能成功突破20天线的阻力,则有望上试去年12月的阻力位4.83港元。该水平正是整个回调浪总跌幅的38.2%反弹目标。若市况配合,股价更有可能挑战前跌浪总跌幅的61.8%,即约5.35港元的终极反弹目标。投资者可以在现价4.30港元进行买入。只要股价能稳定保持在4.15港元以上,则可持续持有,等待股价上试首个目标价4.83港元,再看后市表现静待市场平均目标价7.51港元。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