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有9000年历史?文化同根生 元代终取代粤北成广东经济重心
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泥沙,在珠江河口湾内堆积形成之三角洲,分八大出海口(水道)。湾内丘陵、台地及残丘,星罗棋布。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一面临海,海岸岛屿众多。(本文节录自《大湾区历史文化探索》。)
文:萧国健(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及历史研究所暨中国文学系教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
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简称大湾区,是以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组成,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市,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七个地级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面积五万六千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地区之一。
【延伸阅读】罗湖港人专访|赞香港青年笋工无数 还有“大礼包”全方位助移居(点击放大浏览)▼▼▼
大湾区于史前时代已有先民居停,深圳咸头岭遗址、深圳龙岗区葵涌镇大黄沙遗址、深圳盐田区大梅沙村大梅沙遗址及小梅沙渡假村小梅沙遗址、江门新会区南部崖门镇梁黄屋村洪婆山沙丘遗址、江门新会区南部崖门镇崖南农林场礼乐围遗址、珠海高栏岛风猛鹰山宝镜湾遗址,以及港澳多个史前考古遗址,出土不少公元前六千年至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Age)中期岭南人士之器物,从而将大湾区之历史推至公元前七千年之前。
先秦时期,大湾区为南越少数民族部落居住之所,自秦代(约公元前两世纪)开通灵渠、大庾岭同潇贺古道后,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互通,中原文化开始传入岭南。秦统一岭南后,中原大量移民迁入,到公元二年,广东人口约有三十七万五千二百人。
汉代,广州地区已成为南方重要外贸口岸,但广东经济及人口分布重心仍在粤北及西江流域,而大湾区仍人烟稀少、且未被开发。其时,东江三角洲由东江、增江两三角洲合并,下伸至中堂(汉代应堂庙),南面仍为海域。西北江三角洲向东北伸延,达南华水道之北(即东海水道)。石涌附近当为平原。陈村已成陆地。
【延伸阅读】东江游击队有多强?武装齐全英军也投降 成香港积极抗日雄狮(点击放大浏览)▼▼▼
唐代,东江已伸延至东莞城,东江三角洲顶部已发展。番禺、中山、新会三地冲缺之三角洲顶端已开始形成,汉代地层多被新地层掩盖,惟三角洲岸线推进不大。唐末,中原内乱频繁,不少氏族为避战乱及天灾,纷纷经江西南安(大庾)、越梅岭南迁,来到南雄珠玑巷,居住数年或数十年,逐渐适应岭南地区之气候及生活习惯后,继南迁大湾区。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吾广故家望族,其乡从南雄珠玑巷而来。”清道光《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南雄府保昌县沙水寺前,相传广州梁、霍韫诸望族,俱发源于此。”
赵宋统一后,大湾区大片荒滩及不断增长之沼泽地,经筑堤围垦,成为南雄珠玑巷迁民之目的地。其时,该地粮食大增,促进人口增长。北宋末年,该地岸线南进到三角洲各冲缺口中部:东江已达东莞麻涌、大汾(坟)、道滘一线;番禺已达榄核、鱼窝头一线,西樵涌经已形成;中山岸线在横栏、浮墟、黄圃、潭州一线;新会附近已成潮田,礼乐、外海一线已成沙坦;潭江则以双子、黄冲一线发展较快。此为珠玑巷南下移民拥入三角洲筑堤开发之结果,以滘构通两河水道,把潮田改为坦田,影响各地海水平面下降。
北方汉人避乱大量南迁,至南宋时更甚。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时北方移民占广东总人户百分之三十九之多,大湾区已成为人口稠密地区。中原及江南氏族由珠玑巷南迁甚众,南迁广州各县氏族多达一百六十七人户。南宋时,东江三角洲大部分已成陆地:中山三角洲冲缺口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带(即东海十六沙及西海十八沙)已成;番禺三角洲冲缺口已至下横沥(义沙),洪奇沥口门初成;新会三角洲冲缺口已达南缘九子沙,岸线由礼乐南移,连接熊子山(即熊洲)。元代,沿海人口迅速增加,其时,大湾区已取代粤北成为广东人口分布之重心。
【延伸阅读】深圳华强北淘金梦碎?10元买入芯片过千元卖出 全村凑数百亿豪赌(点击放大浏览)▼▼▼
明代,大湾区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口南迁,广州府人口居全省首位。其时,该区岸线不再如宋代筑堤蓄水归槽护田,而是筑堤成田,还在滩面种植芦苇、水草,促淤泥沉积。三角洲之各冲缺口加快淤积成沙,东面伸至漳澎,南支流亦伸至东莞厚街北面。新会斗门三角洲顶部已开始形成,即今大鳌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出现沉积。黄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仍为海岛。其加速发展为人工筑堤成田之影响。
大湾区岸线不断向海推移,有快慢时期,其自然因素,为受海平面潮汐升降变化之影响,在高海面期,岸线推进减慢,低海面期则较快,如虎门及崖门水道淤积特慢,为因潮流强劲之故,虎门与崖门间三角洲地区则淤积加强。人为因素则主要为人工修建堤围,如宋代筑堤护田,使下游沙田淤积加快,明代筑堤做田,种植芦苇、水草积泥,均使成沙加速。
清代,大湾区属广州府,为广府文化核心地带,包括广东省之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包括惠州市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包括肇庆市区、鼎湖、高要、四会)九个市,为中国南部之经济、文化中心,以广州、香港、澳门为中心。
时至今日,大湾区为广东人口、经济、文化中心。区内之居民,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区划之中,其民风、民俗之融合,形成具有共同地域性文化特征之广府民系。
书名:大湾区历史文化探索
作者:萧国健,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及历史研究所暨中国文学系教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曾获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颁授嘉许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历任各大学术机构名誉研究员、客座教授及专题讲师。
研究范围包括地方史、明清史、方志学、族谱学等。著有多本香港历史研究专著,包括《居有其所:香港传统建筑与风俗》、《香港华人古今婚俗》、《香港历史研究》、《香港新界家族展》、《香港之海防历史与军事遗迹》、《灾患与香港史》、《香港华人传统文化》、《香港古代史新编》及《简明香港近代史》、《石头上的香港史》等,并发表中英文论文六十余篇。
【本文获“香港中华书局”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