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死亡总是突如其来 神主牌是如何从远古先秦演变过来的?
华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每逢清明节华人都要扫墓祭拜祖先,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会在家中摆放过世祖先照片。在照相机尚未传入到中国的年代,人们则是会在家族宗祠挂上历代祖先画像。各位可知道遗照、神主牌的古今历史变化?
中国人祭祀祖先、祖先崇拜的行为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古人相当重视丧礼,而“事死者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观念,依然存于现代人心中。不过今日于祭祖中被视为祖先象征的神主牌、供后代子孙缅怀的遗照等,其实自商周以来多有改变。
无论是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人们多会选择一些对象当作其替身,或是精神上的寄托,中国人的祭祖也不例外。先秦以前,士以上的贵族在各种祭祀上会使用不同的物品,来替代祖先。在丧礼方面有以下三个:初丧设“重”(音崇,长条形木牌)、既虞立“主”(历代祖先牌位)、临祭设“尸”(代替死者接受活祭的人)。以下分段介绍“重”、“主”与“尸”,这三件自先秦以来于丧礼、祭祖仪式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祭祀样式。
“重”:临时替代的神主牌
先秦贵族家中若有亲人过世,首先便设“重”以依托亡者的魂魄。下葬后便返家举行安魂虞祭,再立“主”而埋“重”。“虞祭”,即丧礼中所有拜祀仪式的称呼;一般丧礼中可以出殡前后有不同说法,出殡前称“奠”、后则谓“祭”,而两者之间的过渡,便是虞祭。
《礼记》载:“重,主道也。”,东汉学者郑玄(127-200年)作注解释:“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死亡总是突如其来,在神主尚未制做完成前,为让亡者的灵魂有所依附、让家属的哀痛之心有所寄托,便有了“重”作为丧礼中的暂时、临时性的神主。而“重”根据阶级身分之不同而有相应的木牌大小,“士三尺(先秦一尺约16至23公分),大夫五尺,诸侯七尺,天子九尺”。
到了西汉,由于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年)草莽出身,其治葬少有遵守“重”之大小,甚至设立俑人放在神主旁。不过随着画像兴起,宋代丧礼“重”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魂帛与画像。魂帛是以长约30公分、宽约10公分的白布作成剑形,暂代牌位。
“主”:家中常见的祖先牌位
根据前段比较“重”与“主”之差别,便能发现“主”为古人祭祖礼仪的核心,除了是祭祀主角、祖先的象征外,更是儒家孝道思想、宗族伦理、生死观念的实体。先秦时期,可以制作“主”的木料差异来作区别,如用桑木制作的虞主,主要用在丧礼上;栗木制作而成的练主,则是用在入庙吉祭方面。
先秦时,神主为天子诸侯专用,不过汉代以后“主”仍维持宗庙核心地位,并扩大至士大夫、官僚阶层。民间有心效仿却怕僭越、违礼,西晋时有深谙礼乐制度的学者荀勖(?-289年),将商周以来流传于皇室、士大夫的“主”改订其外观大小,发明“神板”,从此民间也有“主”。不过后世制作“神板”,形制未统一,也有各式名称,如:祠板、祭板、神牌、牌位等,都是广义的“主”。宋代以后,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偏爱日趋扁薄的神板。
以子孙装扮亡者的“尸祭”
先秦时期,贵族必立“尸”以祭。《礼记.郊特牲》载:“尸,神象也”、《礼记.曾子问》对此有进一步解释:“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可知,“尸”以生者象神,且选为受祭者为亡者之孙,在祭祀现场扮成生者,以接受饮食献祭。不过与前述的“重”、“主”相比,“尸”很快地便于汉代消失。
尸祭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影祭”,其可区分为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即为后世流行的祖先画像(今日家中摆放之遗照)与雕像。尸祭为何中断不见,至今学界仍无共识,碍于史料缺乏,推测可能与战乱、佛教传入有关。
随着日常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对于传承至今的各式节日、祭祀习俗,总有繁琐之感。使得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神主牌、遗照等,其由来变化一无所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