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论战掀起“汉服日”倡议 传统衣著何时可摆脱“戏服”印象?
日前中国大陆举行全国两会,会上关于节日、假日等讨论建议,受到大众的关注。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湘绣非遗传承人成新湘认为,汉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建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汉服日”。这项提议一出受到许多讨论。已经出圈、形成产业链的汉服复兴运动,似乎前景大好,但仍有民众将其视为“戏服”,究竟汉服未来发展还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呢?
网友如何看“国家汉服日”
建议设立“国家汉服日”的提议,很快地冲上微博热搜。这是由于中韩网友在明制汉服、韩服间的论战,已扩大、上升到各个层面。许多中国网友发现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以及榫卯营造技艺、丹青、中国结等,通通都被韩国申遗;且近年中国汉服同好者辛苦考究、还原出来的唐制齐胸汉服,竟被韩国人盗图写上“韩新罗、三国时期的贵族妇女装扮”。
不只如此,还有大批韩国网友在维基、百度等各大网络百科上,窜改中国历史等词条,如写:“蚕丝是韩国人发明”、“中国自古为韩国的属国”等。这一连串源自2020年11月的中韩网络论战,让不少中国年轻人,其心态上陷入文化快被韩国“偷”走的恐慌,因此对于人大代表的“汉服日”提议,都相当支持。
但也有网友认为,汉服只不过是特定群体的爱好,本为青少年的另一种Cosplay,大可不必将其上升到国家节日的高度。还有部分网友建议,因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文化方面历来是多元包容,认为“汉服日”应改称“华服日”,或“传统服饰日”可能会更妥当。
不过,出乎许多人意料地是沉浸汉服圈多年的同好们,却对“国家汉服日”的建议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与其定个节日要求每个人都在那天穿汉服上街,倒不如推行穿汉服过节,逐步让汉服日常化、与传统节日结合还比较实际。
汉服老是被认作“戏服” 根源竟是“满清”
但是要将汉服与日常生活结合,仍旧有其难度,例如先前有夫妻穿汉服到民政局登记,却被工作人员以“戏服”为由遭到拒绝。对于现在已经广为人知、日常都能看到的汉服,还是有民众将其与“戏服”画上等号,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而这与从满清入关后,推动的剃发易服有关。
早在努尔哈赤(1559-1626)所建立的后金(1616-1636年),便有对统治下的异族男性强制要求剃发的政策。清顺治元年(1644),满族入关建立清王朝,为方便统治、巩固政权、同化汉人等原因,于来年颁布《剃发令》,要求汉人男性于10天内剃发,表示归顺朝廷。
后又颁布:“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也通剃字)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的《易服令》,两者合称“剃发易服”。由于诞生于战国、西汉时期的中国天下观,首重“华夷之辨”,即以血缘、地缘、衣饰礼仪文化作为文明与野蛮的判定标转。可想而知,剃发易服遭到了汉人强烈的抵抗,清廷为此发动“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残酷的屠杀镇压。
从此,民间便谣传有“十从十不从”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阴从阳不从、官从吏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从此汉服仅存於戏曲,300多年来以舞台服饰的样貌示众,导致今日大众一看到汉服,就觉得是“唱戏的”。
汉服该如何回到日常生活
汉服复兴运动,目的在于如何让汉服重回民众的日常生活。那么首要做的事情,便是将其去戏剧、戏曲化,这也是为何汉服同好多把古装剧戏服、影楼装排除在汉服之外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戏服不够考据)。
汉服要如何回到日常,可以先从婚丧喜庆、传统节日,如花朝节、上巳节、端午、中秋等,穿着汉服过节,以此逐步重建出各个场合中汉服应有的服装体系。有评论认为,只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不再被视为表演服,汉服才算是成功复兴。
中国大陆的汉服同好在“国家汉服日”这一看法上,除了支持、反对外,还有不少排斥商业资本的声音,部分网友留言“嘴里喊着汉服,脑子里全是生意”、“不希望汉服成了资本的捞钱工具”等,不愿有未经考据而打着“汉服”旗帜的商家赚钱。但其实回顾汉服运动从小众、出圈到形成产业链,在考据、还原服饰的过程同时,其实商业资本早已参与,否则如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汉服在“出圈”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考验。
由此可知,“出圈”的汉服还有许多需要解决、处理的难题,但能够开启讨论就是好的开始。相信这场来自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将会持续带动起诸多被现代人遗忘的文化传统,只要中国自己重新拾起、正本溯源,便不用害怕会被抢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