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中国服饰展被批“不中不西” 年轻人观赏汉服重考究
自2020年11月中国大陆与韩国网友因明制汉服、韩服相似的外型,引发“谁抄谁”的论争以来,中韩网友已于网络上分别展开泡菜、汉字、明制大帽等论战。在民族情绪被挑起的当下,不少中国网友与汉服同好除努力维护汉服外,也批评韩国“剽窃”行为。因此,有网友于社群网站发起“汉服挑战”(#hanfu_challenge)回应,但民间的力量终究有限,许多中国网友认为,若是影视方面适时推出一部服装考究的明代戏剧,或官方主办汉服相关活动等,或许就能让韩国人心服口服。
这也是为何央视于月初发表春晚节目单后,新加入的“山水霓裳”中国服装走秀会如此受到年轻人的注目。但这场号称结合新科技,并期望展现中国服饰之美、彰显文化自信的走秀,终究还是与无数中国网友的期待背道而驰。
年轻人不买单的“中国服装”走秀
这场主打中国服饰的走秀,却让人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中国文化痕迹,模特儿都戴著宛如基督宗教圣母的光环、礼服上充斥著西方文化的内涵与审美,如玻璃彩色花窗、拉夫领等,就像是古希腊罗马神话诸神下凡的现场,与走秀主题“看中国服饰有多美”毫不相干。
根据央视的节目表单可知,“山水霓裳”的服饰均来自知名的“国风”品牌-“盖娅传说”。盖娅传说由中国知名设计师熊英于2013年创立,根据官网可知其服装理念为致力传承中国美学与服饰工艺。但不少看过走秀的网友认为:“盖娅传说名字源自希腊神话的大地女神盖亚(Gaia),从名字就看不到一点中国传统,认为盖娅传说该先改名再来说自己是国风服饰的代表”。
更有许多的汉服同好表示,盖娅传说的服装均是西式剪裁加上中国的龙凤、刺绣等元素,可说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西式礼服”,而不可将其称作“中国服装”。大量的中西方文化元素交杂,虽然设计师为中国人,但整体服装带给观众一股浓浓的“中国风”(Chinoiserie),似乎是为迎合西方人想象而设计的中国元素服饰。因此大部分汉服爱好者认为盖娅传说的春晚走秀,通过央视如此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会让大众对于“中国服装”一词产生混淆,有可能会使多年来的汉服复兴运动付诸流水,也无法达到文化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效果。
汉服科普提升年轻人审美
为何民众会如此高标准要求央视春晚首次的服装走秀?除与韩国网友的汉服韩服之争有关外,还与2003年开始的汉服运动有著密切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汉服至今已成为具有高额产值的经济产业。不过,汉服复兴所带来的影响可不是只有商机而已。
服饰与文化息息相关,汉服也是如此。在汉服同好的努力下,喜爱汉服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服饰的平面剪裁(西方为立体剪裁)、交领、各朝代形制、图样等,可说是如数家珍。另一方面以出土衣物考古、图画、雕像为依据的汉服复原,让不少民众连带地提高古装戏服要求,并对于贴合文物图画的戏服,如《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给予高度赞赏。
民众对于历朝历代的服饰开始有初步的认识、薰陶后,自然会对于不讲究服装的戏剧感到不适,如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真人版的服化道便曾引起大众批评。年轻人会如此反感,还与汉服爱好者推动的观念有关,为将依文物考据制作而成的汉服,与结合西式剪裁、审美设计而成的戏服、影楼装有所区别,故汉服同好多将其排除于汉服之外。
这并不是说汉服只能完全依照出土文物,不可以有任何的现代设计元素,事实恰好相反。根据“汉服资讯微信公众号”的问卷调查,只有极少数人(4.52%)认为汉服要完全按照古制,更有高达6成的民众希望汉服可以更为美观。不过年轻人所渴望更为美丽的汉服,永远不会是盖娅传说这种连汉服都称不上的西式礼服(尽管近年盖娅传说时常能在汉服活动中见到,但其服装与汉服无关)。
有网友指出,今年春晚中国大陆各大社群平台删除或是遮盖对于央视走秀的负评,但其实从批评声中,可以看出在汉服运动影响以及中韩网络骂战下,年轻人对于汉服的渴望与追求。通过比较央视春晚走秀与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四川卫视跨年演唱会“礼仪之邦”等传统服装表演获得的高评价,相信往后能看到更多讲究传统服饰考据的节目,而汉服运动所带来的文化影响也将会深入到日常生活各个层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