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民政局拒汉服相办结婚证惹议 明清百姓如何让龙袍下凡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一名唐姓女子,由于热爱汉服,决定与丈夫穿着汉服领证登记结婚。没想到这一身大红色上头绣龙的汉服装扮遭到民政局拒绝,理由是太像“戏服”。
事后唐女将此事件发到网络上,引发大众热议。在辩论它到底是戏服还是汉服之际,也可以回顾历史,看明清百姓如何满足想穿龙袍的心。
是戏服还是汉服 网友众说纷纭
经过多月的中韩网民的汉服、韩服论战,以及央视春晚令人失望的中国服装走秀,网友对于任何触及到汉服、中华传统服饰的议题皆分外敏感。对于唐女持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遭拒一事,不少网友批评民政局的行为:“西装可以,汉服就不行?”、“西装才是中华正统?”、“再不规范好,韩国人就要来偷了”等,掀起一波支持、鼓励民众穿传统服饰、汉服登记结婚的声浪。
不过有部分网民认为,登记结婚属正式场合,服装本就该慎重,不能随便穿。事实上,根据内地《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内容,当事人需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并未对民众的着装、服饰有任何强制要求。
除了引起证件照能不能穿汉服的讨论外,更多网友聚焦在唐姓女子与丈夫的汉服图样装扮上:“这汉服也不对劲呀,男的身上是龙,女的身上也是龙?”、“哪有夫妻都穿龙的”、“哪有龙袍是红色的”、“这是啥汉服,不是满人的袍子吗”等。
由于今日大众对于传统中式服饰的印象,皆源自影视,加上现代中式婚俗里的男龙、女凤的“龙凤呈祥”观念,使多数网民看到唐女那一身红色“龙袍”后,与无锡民政局持相同看法,认为这是“戏服”不是汉服。但其实唐女与丈夫所著的汉服,为明制汉服-蟒服的一种。
那么,中国历史上真的没有红色“龙袍”?比对明代出土服饰,与传世明代人物画,就会发现到一件事情,原来,我们都被戏剧给骗了,反而戏剧中的婚服更不符合史实。
夏商时期 中国人就把龙绣在服上
中国人在衣服上绣龙纹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虞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十二种纹饰)制度:“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老虎与长尾猿猴的图像)、藻、火、粉米、黼、黻(黼黻,音辅服。为半黑半白如斧之形的花纹)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龙作为服饰的纹样,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或更早。
老百姓如何将龙袍穿在身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龙的喜爱是非常深厚的,但众所周知中国历朝历代对于服饰,为了呈现出阶级、身份的不同,而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但事实上穿衣戴帽仍有相对弹性的空间。因此从汉代以后,便经常能在史书看到“服妖”、僭越等记载,这些都是在历朝舆服志下,民间穿着相对来说有弹性的证明。尤其是明代,在商业经济繁荣下,服饰僭越的情形是相当普遍的,而皇帝那一身展现丝织工艺的龙袍,自然就成为最常见的僭越例子。
那么老百姓如何僭越穿上龙袍?这就要说到同属先人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动物-蟒。在中华文化里,蟒又称为“王蛇”,似龙而非龙,是仅次于龙的动物,因此蟒服亦称为“象龙之服”。像龙又不是龙的蟒,究竟与龙有多像?两者差别只在爪子,龙有五爪,而蟒只有四爪。明代文学家沈德符(1578-1642年)所著《万历野获编》便有记载:“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袍(龙袍)相肖,但减一爪(趾)”。
红色“龙袍”实为蟒服 赐服如何普及民间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为去除元代蒙古遗习、恢复唐宋时的中国儒家礼俗传统,因此在服饰、生活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明代文武官员主要服饰有朝服、祭服、公服,其中还有皇帝赐服,但能获赐服的人数极少。不过到了明成祖(1360-1424年),只要是皇帝身边的宦官侍臣、有功的文武大臣,便能获得蟒服(赐服的一种,因绣有蟒纹而得名)。
到了明孝宗(1470-1505年)以后又有新的变化。赏赐群臣蟒服、飞鱼服(蟒形加二角、鱼鳍、鱼尾图样),成为皇帝昭示恩宠的手段之一。明武宗(1491-1521年)时,御赐的蟒服、飞鱼服已泛滥到群臣都有一件。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变成无需皇帝赐服,只要有钱,人人都能穿上乍看像似龙袍的蟒服,甚至女性也能穿,还成为婚服的主流款式。
满清入关后,汉人男性剃发易服,汉人女性服饰仍维持明代样式。不过清代在蟒纹服饰的规范方面,比明代更为宽松,除了禁止使用皇帝专属的明黄色外,文武百官皆可穿。因此,蟒服便于清代跃升成为汉人女性在重要场合的正式装扮。
从唐姓女子欲用汉服证件照登记遭拒的事件,可以发现即使汉服已在中国大陆形成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业链,但大多数民众对于这件消失已久的服饰仍相当陌生,更有许多错误的印象。而这些与史实、文物相悖的汉服印象,多来自于未仔细考据服饰的古装剧,这也是为何汉服复兴运动与戏服、影楼装做出切割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中国大陆的汉服同好可以十分自然地穿汉服上街,不会遭到路人的目光注视,但如何让民众对汉服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让汉服与戏剧结合,达到向外输出、使韩国人不敢再说汉服“抄”韩服,汉服复兴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