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台新版教科书轻描淡写武装抗日 谁还记得乙未战争?

撰文: 许陈品
出版:更新:

根据台湾《108课纲》所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已在台湾上路整整一周年,按理说,以“关怀本土”为实施要点的课纲,对于发生在台湾本土的众多史事应是着墨甚多,然而,课本中对于19世纪后期台湾史上的关键转折—乙未战争,以及台人悲愤情绪与武装抗日行动却是刻意忽略,更别说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正面会战、结束于1895年8月28日的八卦山之役,在课文里竟无影无踪。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卫陷落,日方描绘的清军向日军投降图。(维基〉

讨论东亚人群的移动交流 却鲜有乙未战争

众所皆知,台湾作为移民社会,在历史上有众多势力影响与族群移入,像是奠基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与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重商主义,葡萄牙、荷兰、西班牙人陆续东来,并由后两者分别占据、殖民台湾的南北部。而后虽有中国政权割据或将台湾收入中国版图,但台湾第二次落入帝国主义之手,乃是在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于乙未年(1895)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之时。

相较荷兰、西班牙殖民台湾初期的地广人稀,面对的汉人、平埔族不过10万之众,经过郑氏政权与清廷230余年的治理,19世纪末的台湾岛已接近300万人口,所以当台湾主权割让给日本、即将接受大和民族的异族统治时,台人显得相当悲愤与激动,甚至不惜一战的动能,也就比荷、西据台时来得更大。

标榜“关怀本土”的《108课纲》,虽然讲求“东亚人群的移动与交流”、“十九世纪以后东亚人群移动的变迁及其影响”,并在说明中明确提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由于国际局势与国内政经环境的改变出现往北海道的移民拓殖及以美洲为主的移民潮。甲午战争后,也开展了对台湾、中国东北与朝鲜的计划性移民”,但事实上却对乙未战争中描绘极少。

日方描绘的日军近卫师团于基隆与义军交战图。(维基)

高中课本里的乙未战争

首先,泰宇版教科书则是完全没有任何关于乙未战争的记述,南一版教科书对战争的记述只有“日治初期,台湾人民多以武装抗日的方式来反对殖民统治”,并且是将其放在“殖民统治下的政治要求—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下,以轻描淡写的“武装抗日”寥寥数字带过,完全回避乙未割台时台民浴血抵抗外敌的历史。

在龙腾版教科书与三民版教科书里,乙未战争则有一定的篇幅。龙腾版不仅介绍台湾割让日本时出现的“台湾民主国”,代表反对台湾主权转让的实际行动,并点出民主国成立的宗旨:“恭奉正朔(清朝)、遥作屏藩”。在割让初期汉人武装抗日的叙述上,虽然依旧未出现八卦山战役,但“领台后抗日风波不断”:“日本甫接收台湾,即面临各地蜂起的抗日活动,如‘抗日三猛’等武装游击分子,后通过强力镇压以及招降等方式,双管齐下,抗日分子陆续归顺”。课文旁的“小百科”补充道:“抗日三猛:指简大狮、柯铁虎与林少猫,此三人分别于台北、云林与屏东组织群众,进行抗日,对日本造成严重打击”,而后课文还提及1915年余清芳(1879—1915年)结合平埔族大武垅人发动的噍吧哖事件(西来庵事件)。

三民版《高中历史》(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小标题为“大日本帝国下的台澎—台人抗日行动—乙未抗日”,课文在叙述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1837—1922年)于1895年6月17日举行“始政式”后称:

各地义军抗日行动仍持续,且有跨地域支援的情形,直到11月18日,日军才宣吿平定台湾全岛。……前期武装抗日(1895—1902年),可视为乙未抗日的延续。此时总督府以高压手段处理各种反弹,实施的经济管制措施剥夺台人的既得利益与工作机会,让台人起而反抗。同时,不少台人仍有复归清帝国或防卫自立的想法。
台湾三民版《高中历史》(一下)课本里,不但附有《日军攻台与台民抗日》示意图,并特别标出了1895年8月28日结束的彰化八卦山之役。(台湾三民版《高中历史》)

三民版不仅花较多篇幅叙述台人在乙未割台之初的反抗,配以《日军攻台与台民抗日》(图5-10),在图中清楚标示日军南下路线与“8.28八卦山之役”,以及“义军在桃竹苗激烈抵抗,主要领导人为客籍吴汤兴、姜绍祖”,还在课文旁注释:“在五个多月的抵抗中,台人约一万四千人牺牲,但各地继起的武装抗日仍未平息”;针对抗日游击方面,课文则称:

前期的抗日游击行动范围遍及全台,但没有跨区支持的合作,北部主要有陈秋菊、简大狮等人,中部地区有简义、柯铁(柯铁虎)等人,南部地区则以林少猫最为著名,战死或被捕杀者逾万人。直到1902年,日军于后壁林(今高雄小港)袭杀归降的林少猫,此阶段武装抗日行动才吿一段落。

在国中社会科(历史)缺位的乙未战争

或许有人会认为,高中历史已改为加深加广的主题式课程,《108课纲》的基本理念之一又是“考虑各学习阶段的循序发展”、“避免内容过多与不必要的重复”,既然高中历史对乙未战争已经简化或不讲,在国中社会科(历史)中又是怎么呈现呢?

翰林版展示了台湾民主国的国旗—蓝地黄虎旗,称建国目的是抗拒日本接收,又提示其“年号为永清、以虎为国旗(清帝国为龙旗)”,并在课文右方解释何为“武装抗日”,以噍吧哖事件为例,说明余清芳等人抗日失败,后来台民改为非武装政治社会运动、争取权益。南一版与翰林版类似,也以台湾民主国、西来庵事件为讲述重点,但完全没有说到乙未战争。

为彰显抗日的成功,清人捏造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遭刘永福擒获问斩的消息,并绘成《刘大将军擒获倭督桦山斩首全图》。(台湾“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相比于上述两版的“精简”,康轩版教科书称:“进入日治时期,台人先采武装反抗,再改采民主运动争取权益……甲午战争后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各地抗日事件不断爆发,总督府通过高压与怀柔并重的手段,稳定在台秩序”,较明确指出台人当时的武装抗日与日本殖民者的军事镇压,并配以《刘大将军擒获倭督桦山斩首全图》和日军攻台路线图,示意当时台人已进行一定程度的武力抗争,但可惜的是,仍然没有将此时期的汉人武装抗日称作“乙未战争”或“乙未之役”。

台湾康轩版《国中社会》(一下)课本里,附有《甲午战争前后的东亚形势图》,并标示了1895年日军的南下路线。(台湾康轩版《国中社会》)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108课纲》的“略古详今”原则、强调日本殖民者带给台湾“现代化”已饱受批评,而今无论是国中或高中教材,对于在1895年造成东亚人群大规模移动的乙未战争,多是省略乃至于忽略的态度。这些率领义军抗击日军的领袖,以及为保卫家园牺牲的台湾先民,恐在当前《108课纲》的编辑原则下,逐渐湮没在历史课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