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香港饮食记忆、本地食材滋味以及消失的老字号|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前饮食杂志记者吕嘉俊所撰写的《好好吃饭》内容涵盖茶餐厅、车仔面、以至较另类的主题如啜鱼骨,细看本地饮食文化,记载他对食的记忆、反省、迷思和随笔。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好好吃饭》(下)-香港啜鱼骨高手

蒸鱼,首要当然是鱼要新鲜。(VCG)

爸爸没有教我食鱼头

不少人怕食鱼因为要啜鱼骨,作者在〈爸爸没有教我食鱼头〉一文中提到爸爸是食鱼高手。21岁那年,吕嘉俊在姐姐的婚宴上品尝石斑鱼头,啜到嘴唇破损,还是没能清掉鱼骨上残余的鱼肉。吕嘉俊指“香港吃鱼啜骨的文化深厚,大概由顺德人吃河鳞与本地水上人吃海鱼开始”,街市到处都是鱼头和连骨的鱼腩,“鱼贩由养鱼、运输、㓥鱼,再㓥成各种部分,思维上都想着食客吃的是一尾连骨的鱼,是整条生产线努力合作的成果。”

欧美文化著重吃鱼肉,香港人则却意识到连骨鱼肉的幼滑,厨师们想尽办法追求鱼肉刚离骨的境界。这种饮食文化难以教授,只能亲口实践,让人习惯食带骨的鱼,将啜骨文化保存下来。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冯杰、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不种不收却被誉为美食之都

吕嘉俊言香港是个奇怪的地方,不种不收却被誉为美食之都,皆因运输方便,能轻易买到世界各地的食材,却也忽略了本地食材的滋味。〈千里送食材不如身边好味道?〉一文中写道:“过去我们真有引以为傲的食材,元朗有丝苗米、塔门出产鲍鱼、流浮山有蚝场、蒲台岛养紫菜、九龙闻名吊片,这些食材如今我们都可轻易在街市买到,但全部都不产自香港了。”购买外国食材对香港人来说方便至极,其实本地出产的新鲜味道,就在身边。

太子凤城酒家的最后一天,坐满了食客。(高仲明摄)

除了食材,香港的老字号也日渐消逝。吕嘉俊提起了一系列老店的名字,如香港仔的山窿谢记、海港食家、尖沙咀的鹿鸣春、上环的海安咖啡室等等,这些均烙印在食客、街坊们记忆之中。又如,早于1954年由顺德名厨创立的太子凤城酒家,曾招待过不少城中名人,最终不敌时代变迁,在2019年与食客告别。吕嘉俊希望透过文字提醒大家,老字号并非恒久不衰,本地的饮食文化有其珍贵价值,值得我们珍视。

海安咖啡室老板确认结业。(钟妍摄)

吕嘉俊提醒读者香港这个饮食世界,有些文化若不好好守护,随时就会消失。他在〈餐桌上看城市的未来〉写道:“香港本来有潜质成为美食之都,政策会决定这座城市的未来,饮食从来都跟社会、经济、政治、地理、历史相关,我们都逃不了,餐桌上的食物会告诉我们,一座城市到底有没有将来。”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