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亚电影修复所】修复电影咁简单?影像随时保存500年(下篇)
承上篇,我们理解过菲林修复的技术过程是怎样一回事,这篇关于的,是当我们说要修复“一出电影”,到底怎样才算是“还原”,又或者“还原”过程中又能否有“新意”?我们跟博亚电影修复所的主要职员Kay、Gladys与Bede谈论一下。
摄影:龚嘉盛
K:Kay
G:Gladys
B:Bede
记:记者
B:我认为,菲林仍然是一个保存影像的最好媒体。相比起hardisk,hardisk corrupt了里面的东西就没有了。但保存菲林的环境好的话,是可以保存100年以上的。
G:100年是最低限度,进取一点说,可以保存500年。
B:那时可能连人类都不存在了。
用数码修复菲林电影,你们追求的是什么?
B:很多人有种错觉,以为经数码修复后的电影就一定会“立立令”,以为跟丰泽看到的4K高清电视一样。我们不是要帮他整容,只是替它还原。例如你不会把一幅蒙罗丽莎修成另一个样,你只是把它回复成原来的样子。当然何谓原来的样子又有得讨论。
G:可能你会有个感觉,觉得以前的菲林电影比较“花”,或较暗,其实它原来的样子并不是这样。可能因为它较历史悠久,又或储存的方式不是很好,花痕是由岁月造成的。我们把这些花痕拿走了,亦不代表剔走了它的本质。
K:可是对我来说,如果一卷菲林保存得好,它可以很稳阵地在放映机运行,画格不会震,一卷菲林本身是有权可以好顺好靓的。
B:但有些导演却会故意保存某些瑕疵,例如陈果,他在某出电影中强调电影中某一个瑕疵需要保留,因为那是他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很重要的东西。
那么有没有一些电影,在修复以后的确予人一种新的感觉?
G:上年国际电影节放映的《精武门》。可能以前用放映机播放,放映机会震,所以一般李小龙的fans看《精武门》都是带点摇晃的。现在数码播放的《精武门》是很稳定的,观众都拍晒手,他们大多数是李小龙fans,可能看过李小龙的电影上百次。不论上了年纪,或外国的观众都赞不绝口。
B:又或者,他们从前看的都是电视或录影带,在大银幕上看到如此流畅的《精武门》当然觉得震憾。要知道李小龙本身就是一个larger than life的essense,还要放在电影银幕上观看,而且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看,电影本身就是这样性质的东西,是一个share的经验。
三位都是爱戏之人吧?
K:我们刚好都是爱戏之人,巧合地符合外界对我们的观感,但这与我们的工作是没有关系的。我跟Gladys以前是电影资料馆的同事,因此我们认识了这边意大利总部的老细,因此我们就加入了这边工作,跟从前的工作很不同。
G:也是。这跟爱电影与否没有关系。例如有些博物馆不会请收藏家工作,因为有冲突,它会怕你偷偷记录了它的收藏。有一些电影公司,如果你说自己喜欢看电影,他不会请你,因为你会挂住睇戏。
↑用放映机播放的《精武门》有点摇晃,数码版则稳定流畅,是另一种武打体验。
B:做电影修复首先一定不可以怕闷。
K:不过不做我也不知道原来自己顶得顺。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原来顶得顺?
K:当你所有茶余饭后的话题都在说如何顶唔顺之前那一份工,你就知道自己顶得顺这一份。(大笑)
G:(边笑边答)唔系,当你发现自己这份工,付出的时间与出来的成果都很直接;例如我们每清洁、补完了某一格,它的映像成果就直接浮现了出来,然后又真的会被放映,就以菲律宾电影为例,今年连续放了4、5出,菲律宾那边的观众是很感动的。当我们知道做出来的成果可以直接让很多人看到......
K:是虚荣!
G:也不全是。你要知道很多其他工作其实都是白做的。例如很多政府批了出来的钱都是白洗的,这里的钱很用得很集中。(B:冇钱丫嘛!)我们付出了多少,就有多少回报,全部都可以看见。
K:最少你用不着工作过后兜兜转转想像、制造一些意义出来。这是普遍香港人都需要的。
你们个人最想修复的电影是?
G: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因为据说那底片已经流失,而且当时因审查关系有很多画面都已被剪走。电影真的有给人一种很愤怒、很刺激的感觉。演员都很爆发,连区瑞强都好愤怒,你从来未见过这么愤怒的区瑞强!
K:我比较想看《危楼春晓》吧。首先我知道这电影的拷贝已经很差,但它的内容、拍法都很好,现在看都不会过时。
B:我觉得一般香港人都很鄙视旧物,不是说那种很文青式的怀旧,而是尊重旧物的态度本身。
K:如果你觉得某旧物好,你生活上就应该会用它、接受它、欣赏它,不是偶尔或一年只用一次,不会看见菲林片就立即觉得它是“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