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考究清代雍正夺嫡之谜 被传谋父弑兄登基怒著书录申冤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艺文编按】常言道,现实往往比小说影集更加戏剧性。中国帝制统治时代源远流长,王朝中皇位继承的纷争总是喋喋不休。即便是出了名睿智贤能的清代皇帝康熙,亦因储位之争被弄得焦头烂额,甚至传出晚年被皇太子夺权而未能善终。

本文摘自麦田出版《正说“九王夺嫡”》中〈康熙帝去世的那一天〉一章。由清史专家郑小悠等基于学理分析与真实史料,全面解析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过中的矛盾纠葛与种种疑点。皇四子胤禛凭著什么拢络之术让他成功登上权力颠峰,成为后人皆知的雍正帝?

《正说“九王夺嫡”》由清史专家郑小悠全面解析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过程。(图源:gettyimages)

夺嫡诸王的情况各自交代完毕后,两个最棘手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康熙到底将谁确立为继承人?康熙到底是用什么形式确定继承人的?

对于这两个问题,各方说法不一,我们先来看看反方。雍正帝即位后,火速清理反对派核心成员,三四年之内,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诸皇子都失去人身自由。雍正四年,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于数日之内先后死于囚禁之所,他们身边的太监、侍从等均被发配广西烟瘴之地。在发配路上,这些人向沿途百姓传播宫廷秘闻,从失败者的角度讲述雍正帝如何先弑父夺位,再屠戮兄弟。

清世宗宪皇帝朝服全身像。(图源:wiki; Royal Academy of Arts)

关于康熙之死,曾静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圣祖皇帝要传位给允禵,病重时,下令将允禵从甘肃召回,但圣旨被隆科多隐匿;圣祖驾崩时,隆科多矫诏立当今的雍正皇帝为帝。曾静案爆发后,湖南、广西等地督抚又再次寻访,发现流言的版本还有很多,比如:“圣祖原本要传位十四阿哥,今上皇帝将十改为于,就变成传位四阿哥了。”“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今上皇帝给圣祖进了一碗(毒)参汤,圣祖皇帝就驾崩了。”“今上即位,将允禵召回囚禁,太后盛怒,撞柱而死。”事实上,这些言论自雍正即位后,就没有断过,只是此前多在京畿地区传播,随著落败诸皇子的太监、侍从被发配,才流传到大江南北,甚至僻远山乡的。直到现在,送毒参汤、改十为于,都是清宫小说、影视剧喜闻乐见的重要素材,想必读者、观众都久有耳闻了。

对于反对派这样的说法,雍正皇帝本人当然不予承认,一概斥之为诽谤诋毁。从当时的宫廷生活、谕旨写法来看,毒参汤、改十为于,可操作性不强,但很适合民间传播,所以影响深远。那么在“圣祖升遐之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当事人的范围极小,又涉及宫闱最高机密,所以外人获取信息的管道除了皇帝自己的说法,就是小道消息,几乎不可能有客观明白的第三方记述。小道消息中饱含失败者的怨愤和民众口口相传的戏剧化色彩,难免失真。那么皇帝的说法呢?如果皇帝自己的说法纯粹以官方公告的形式出现,一以贯之、铁板一块,当然也没什么看头。但幸好,雍正皇帝是个好辩的话唠,他不能接受任何对自己即位合法性的质疑,也不愿意使用强行封口这样简单粗暴的手段一禁了之。于是,在和反对者的论战中,他一次又一次提到那一天的情形,又因为时间间隔较长,针对的人、事侧重点有所不同,而难免言多语失,前后对不上茬。这正是后世研究者在原始史料被销毁、篡改的情况下,发现漏洞的最好机会。

书名:正说“九王夺嫡”:清史专家重述康熙朝最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独到拆解雍正夺取上位的重重疑点
作者:郑小悠、橘玄雅、夏天
出版:麦田出版

雍正帝第一次系统讲述康熙去世当天的事情是在雍正六年十一月,当时曾静案发,岳钟琪把所谓的“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一股脑奏报上来,雍正皇帝怒不可遏,写下长篇大论的谕旨,针对“十大罪状”逐一反驳,这篇谕旨后来被收入《大义觉迷录》中。其中“谋父”一条,当然是针对康熙驾崩时的情势而言,是以雍正帝辩白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致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允、公允祹、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是时,惟恒亲王允祺以冬至命往孝东陵行礼,未在京师。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俱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郡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此当日之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夫以朕兄弟之中如阿其那、塞思黑等久蓄邪谋、希冀储位,当兹授受之际,伊等若非亲承皇考付朕鸿基之遗诏,安肯贴无一语,俯首臣伏于朕之前乎?

雍正帝所著的《大义觉迷录》。(图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除了这篇“谋父辩”外,清朝官修的逐日记录一朝大事的康熙、雍正两朝《实录》,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圣祖升遐之日”的叙述问题。我们先来看康熙《实录》的记载:

甲午(十三日)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胤禛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公吴尔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记录了清朝大事的康熙、雍正两朝《实录》。(图源: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