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 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的生还者|异域旅者|银乙专栏
Esra是我的土耳其朋友,她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艾丝乐,梦想着有一天能到中港台星马等地教书,顺道进修中文。
土耳其地震前一天,我和艾丝乐在聊天。说起捷克,去年她获得到当地读书和实习的机会,如果她去了,日后到亚洲工作的机会将大增。当时她办好签证,最后一刻却不想去了。
“原来我已经习惯安稳,不再贪图新鲜感。”
就这样,她留在阿德亚曼(Adiyaman),在当地当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没想到,安稳从来不是一种选择,以为选择了安稳,但不安反而找上门来。在我们结束对话不足24小时,她的家没了。
她家位于阿德亚曼的一条大马路旁,大厦地下室是一家咖啡馆,是她一名学生的家人开的。我曾到艾丝乐的家参观,也曾到咖啡馆和那名学生、她家人一起吃饭,对那个地方的印象很深刻。
凌晨4点半,熟睡中的艾丝乐被一阵猛烈的震动惊醒,看见墙壁和家中所有物品都在摇晃。土耳其位于地震带,她偶尔会遇上地震,对地震并不陌生。但这次不同往常,地震威力很强大,窗外不断传来尖叫声和哭声,艾丝乐怕得躲在床下,不断祈求这场噩梦能赶快结束。
她不知道地震持续了多久,也不知道地震何时结束,因为地震结束后,她的大厦还在晃动,墙壁上的钢筋结构全露出来,整栋大厦倾向一侧,她站也站不稳。
独居的她顿感孤立无援,但理智告诉她,此地不宜久留,再不走,可能永远就留在这里了。于是她鼓起毕生勇气,只拿起手机,就直奔大厦门口。下楼期间,大厦一直在摇晃,许多住户不断涌向梯间,情况十分混乱,艾丝乐因此受了伤,幸好伤势并不严重。
来到大街上,她以为噩梦结束了,她已经安全,殊不知这只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路面裂开、大量房屋倒塌、像她大厦那样还在顽强抵抗的也都千疮百孔,耳边不断传来哭声、惨叫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灰尘。艾丝乐无法知道这些从哪里传来,因为四周没有一座大厦是完整的,每一橦大厦也一定有人被困。
她看到有人冲进已经倒塌的房屋,想拯救被困者,还看到一名男士拉着家人跑到大街上,时值严冬,男士只裹着浴巾,没有衣服和鞋子,在街上冷得瑟瑟发抖。这时艾丝乐才发现,自己也只穿着单薄的睡衣,没有鞋子,脚受伤了。
艾丝乐联络了住在附近的男友,到他家暂避。男友家没有倒塌,内部受损不严重,只有外墙被震碎,以及电力供应中断,但他家旁边的大厦却整栋坍塌,男友一家在家中目睹那栋大厦倒下,无能为力,同时又自身难保。
他们知道留在家里并不安全,当地余震不断发生,虽然威力暂时不如主震,但若再发生一次严重地震,以阿德亚曼现况来说,恐怕没有一栋大厦可承受再一次的破坏。我认识的艾丝乐很坚强,也很聪明,知道甚么时候该做甚么事情,这次也不例外。她知道发生这样的地震,搜救队不会很快到达,到达后也无法帮助所有人,他们必须自救。
地震过后,他们最需要的是食物和安全的暂居地。男友家人不愿离开居所,她和男友选择前往当地一所大学避难,学校是较理想的避难场地,因为学校建筑普遍较矮,不易倒塌,而且学校一定有后备电、食物供应,同时有大片操场可供灾民暂住。
艾丝乐度日如年,经历多次余震,下午一时,终于来到大学厨房。一如所料,那里已有人自发在分发食物给避难者。饿了一天的艾丝乐准备喝上一口热汤时,第二次地震发生了,热汤全撒在她手上,烫伤了她,但她顾不及处理烫伤,便又拉着男友仓惶逃难。
第二次的地震比第一次来得猛烈些,幸好学校建筑未因两次地震而严重受损,在场的伤者大多只是轻伤。这是艾丝乐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天,又冷又饿,手机时常没有讯号,不能与家人联系。
道路中断,她和男友在车上生活了两天,终于打听到一条离开阿德亚曼的路线,男友与家人会合,到另一个城市投靠亲戚。艾丝乐的舅舅把她接到外婆居住的农村,那是阿德亚曼和加济安泰普(Gaziantep)之间的一个小农村。
外婆所在的农村同样受地震波及,幸运的是房屋虽历史悠久,然而没受太大破坏,情况尚算理想。外婆和舅舅一家受了些惊吓,但没有经历灾区那惨不忍睹的逃难情况,心态还算平稳。反观舅舅的九岁二女儿,自地震发生后,一直在家中穿着厚厚的冬天大衣,即使开了电暖炉,也不愿把外套脱下,她说:
“我怕之后又发生地震,要即时跑出家外,天气太冷,我想先穿件厚外套。”
这场天灾连成人也无法应对,更不用说它对小孩造成了多大伤害。在外婆家期间,艾丝乐接获通知,她任教的学校有学生不幸身亡。实际上学校有多少名学生身亡,艾丝乐也不太清楚。
等了数天,艾丝乐得知有公路前往加济安泰普机场,政府调配所有国营飞机到灾区免费接送被困者,所有人不需要证件,即可前往机场排队搭飞机飞往首都安卡拉(Ankara)、伊斯坦布尔(Istanbul)等地。艾丝乐的父母在恰纳卡莱(Çanakkale)工作和生活,想把外婆和其他家人接到当地居住,但外婆拒绝了。她这辈子从没离开过阿德亚曼和加济安泰普,她的世界只有这条村庄,表示无论如何也不会走。
艾丝乐知道,她必须走,父母在等她回家。于是她哭着与外婆一家道别后,独自踏上回家路途。
飞机抵达伊斯坦布尔后,艾丝乐还要坐6小时的巴士到恰纳卡莱。自经历地震,她便噩梦不断,未能安稳入睡。回家后,她开始认真审视这次事件。
发生地震的地区,是土耳其相对贫穷的省份,当地很多人一辈子连国家首都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都没去过。地震发生后,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走。一来他们在其他地方没有亲友可以投靠,二来其他地方对他们来说过于陌生,遇上事情,最焦虑彷徨的时刻他们只想留在家中度过。
艾丝乐认为这次灾难是政府过于急速发展城市的后果,明知道阿德亚曼位于地震带,但当局没有改良建筑设计,加强建筑物抵御天灾的能力,也没有发展完善配套,安置和支援受影响的灾民。
她父母在恰纳卡莱,所以她还能离开灾区生活。但很多灾民,他们一家就在当地生活,连日来只能露宿街头或到临时收容所暂住,收容所人满为患,救援物资远不够应付所有人需要。
除了手机,她在阿德亚曼的财产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能否回去工作仍是未知之数。由于这次受灾人数超过一千万,艾丝乐深知政府的救助不会惠及所有人,她必须自行承担大部分损失。
我另一位朋友叫伊雅,住在恰纳卡莱。她未婚夫的母亲住在震央地带,地震发生时,那位母亲目睹隔离大厦整栋倒塌,大厦内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年迈的母亲行动不便,不能即时逃出家门,所幸的是她所住大厦没有坍塌,只是内部损毁严重,地基倾斜。
未婚夫的母亲受了轻伤,未婚夫让她立即到机场乘搭免费航机到恰纳卡莱。不料母亲却哭着说不敢,她到过恰纳卡莱,并不害怕那里,她怕的是去往机场的路,她要离开自己的家,经过一片颓垣败瓦,看着人们在废墟中挣扎。她不想再在街上看见那些灾难场景,宁愿留在自己家度日。
最后,他母亲的弟弟从另一个城市赶过来接走她,把她送到恰纳卡莱,与伊雅他们同住。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有如人间炼狱,叫每一名生还者永生难忘。
(标题由编辑拟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银乙,希望通过文字,分享旅途教给我的那些事,让更多人看见,世界各地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