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贝曼:造梦大师》道出创作人的苦与乐|何故专栏|何故火锅馆
《法贝曼:造梦大师》(The Fabelmans),匠心独运,充满余韵,道出创作人的苦与乐,每一位仍在追梦的年轻人,都不可以错过!
《法贝曼:造梦大师》是大导演史提芬史匹堡的半自传,改编自与美国犹太裔剧作家及编剧东尼库许纳(Tony Kushner)合作编写的剧本,讲述年轻的电影制片人森美法贝曼(Sammy Fabelman)的成长与投入电影界的历程。这是一封史提芬史匹堡献给电影的情书,也是一个励志的成长故事。
《法贝曼:造梦大师》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全球首映,获得压倒性好评,并且勇夺最高殊荣“观众票选大奖”(People's Choice Award)。《时代杂志》于2007年赞誉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已经“从最具影响力的秋季电影节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主因是“观众票选大奖”被视为奥斯卡金像奖的预演,过往许多得主如《绿簿旅友》(Green Book)、《浪迹天地》(Nomadland)、《星声梦里人》(La La Land)、《被夺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等,都能在奥斯卡再下一城,故此,《法贝曼:造梦大师》被点名盛赞将会强势问鼎来届奥斯卡。
《法贝曼:造梦大师》让观众回到史匹堡成长的年代,少年森美受家人薰陶,爱上了电影艺术,由他以8mm菲林摄影机制作短片开始,遇上启迪及协助他的良师益友,包括他的奇怪舅公,当然也有因为他是犹太人而歧视和欺负他的人,却因此邂逅对他有兴趣的女孩,在成功和挫折中,展开了属于他的“造梦大师”旅程。
《法贝曼:造梦大师》里少年森美的故事,启发自史匹堡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父母在他19岁时离婚,离婚理由亦正如电影中情节,母亲和父亲的好友有婚外情。然而,史匹堡起初以为父母离婚是父亲的责任,并且迁怒于他,影评人分析史匹堡的早期电影,从《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到《圣战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都有“父亲缺席”的现象,当中尤其以《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里单亲妈妈独力照顾三个孩子的最为突出。直至史匹堡成为父亲后,父子才冰释前嫌,史匹堡父亲透露当年离婚的真正原因,史匹堡后来执导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就是他对曾参与二次大战的老兵父亲的首次正面致敬。果然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史匹堡家族的真人真事,绝不逊色于他创作的任何故事。
《法贝曼:造梦大师》有一句重要台词,就是森美母亲对他说的“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电影的翻译是“任何事,都是好事”,是否“好事”,实属见人见智,但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接受这个“原因”,或是能否将这个“原因”变成我们梦想成真的推动力。
《法贝曼:造梦大师》没有史匹堡拍摄代表作品的过程,也没有大家熟悉的荷里活的巨星,但是由大卫连治(David Lynch)饰演对史匹堡影响深远的著名大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压轴登场,他对少年森美指导后,少年森美/史匹堡立即向观众示范学习到的“地平线”技巧,这记神来之笔,令人会心微笑。
(专栏“何故火锅馆”每月刊出,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何故,内向、忧郁而文静的作家,已推出超过 20 本小说。从电影和打边炉领悟人生道理。
更多电影评论文章,可参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