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八十年代|从不被赏识到天皇巨星 张国荣缔造传奇的蜕变之路
【艺文编按】香港八十年代总是一个令人缅怀的时期,那时正值香港经济起飞,机遇处处、遍地黄金,整个城市都充满活力。另一边厢,本地流行文化领先全亚洲,歌影视作品纷纷冲出国际;八十年代的歌手粒粒皆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罗文放眼现在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传奇经典,让人难以忘怀当年全民追捧粤语音乐的好时光。本文摘取自非凡出版《漫游八十年代:听广东歌的好日子》,作者黄夏柏搜罗当年香港的报刊杂志等素材,结合自身经验和成长历程,追本寻源与我们一起回顾那个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张国荣矫若游龙〉为作者纪录香港乐坛经典——张国荣的成名之路,以及他当年的小点滴。
1977年底,我在澳门就读小学四年级。午间课后,大伙儿发现学校隔邻的卢廉若公园来了拍摄队伍,一班小鬼好奇地隔着铁丝网探看。古装打扮的年轻男子于凉亭歇息,更向我们扮鬼脸,时年21的张国荣,活脱一个大细路。他的电影,后来闻说摄制现场曾传来“清场”呼喊,意谓色情片一出。该片于翌年1月公映时取名《红楼春上春》。
七十年代,低成本洒盐花之作无月无之,当时年纪小,成年人的道德量尺压在头,多少感觉是不堪的,演男主角的也好人有限。作为丽的电视一员,我对张国荣全然陌生,有了这次先入为主,再加上后来的电影如《失业生》,他演出相对于有为青年陈百强的反面教材。在我这个无关要紧的小观众眼中,他可谓“个底花晒”。
1982年11月,他公告加盟华星唱片,正筹备新大碟,即后来的《风继续吹》,更会亮相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音乐节目。曾听电台节目介绍该碟,主持人提到张国荣向来颇得女孩子的心,随着加盟新公司,并在大台演出,定更上一层楼。说话的细节已忘,但印象尤深是它让我重新察看这位带着坏孩子气质的艺人,原来有一股我不认识的摄人魅力,纵然当时其星光亮度仍略觉黯淡。
追族始追逐
中三的课堂,少年人都在有声或无声地蜕变,我是无声的一员,那边厢,家境较佳的同学不时拿唱片回校,闹哄哄地与人交换回家欣赏。有天瞥见《风继续吹》大碟在他们手中传递,有人把双封套打开,现出张国荣的明眸俊脸,颈上的白围巾轻拂,由这边诗意地吹向那边,一段柔和曲线横跨双封套,构图之美瞬间把我摄着。唱片不算大卖,却成功把他送到更宽广的听众群。
加盟华星并过档无线,一如不少丽的艺员,他也有长足的发展。在丽的时期,他亦非不受重视。1978年,该台招揽大群幕前幕后精英,制作长篇连续剧《追族》,戏我只草草看过,但有印象主题曲交由新人张国荣主唱。几年前亚洲电视重播该剧,才专心细听,詹惠风的词现在听来略感老气,歌者在用声、吐字上流于着迹,却是该时期的演唱特色。但嗓音是美的,衬以华丽的弦乐,现在重听仍觉悦耳。
以我当年的愚见,总觉得《鼓手》是他的转捩点。影片仅获120万票房,在1983年而言还是逊色的,但他终于改邪归正,演绎励志的男主角,高唱〈默默向上游〉,更曾把歌词中的“鼓手”唱作“歌手”,自我激励。普遍的观点认为,把他推向流行曲巨星之位的,是1984年夏季大碟内〈Monica〉一曲。他不仅能款款深情,更可以动感跳跃、矫若游龙。
拥戴的欢呼益见热烈,光芒绽放的巨星,走过的是辛酸路。想当年,曾在台上忘形演出,顺势把帽子抛向观众席,餽赠乐迷,岂料观众不领情,更恶意掷回舞台。这的确有欠礼貌,俨如一条刺,教歌者耿耿于怀。从电台、电视,不止一次听他忆述同一事件,当时感觉说得不免多了,走过艰辛路的岂止他一人,无出头天者多的是。回想那大概是傲气,以本身的条件没理由得如此冷遇,充分的自信,适度的自恋,是成功屹立演艺圈的条件之一。
吹送不羁风
八十年代中后期,他歌影两栖,投放电视的时间相对少,与张曼玉合演《武林世家》,二人以客席之姿回巢,毕竟在其他范畴前途无量。不过,其旧时代没落贵族的骄矜气,早在该时期剧集已露端倪。
1984年播映的连续剧《侬本多情》,曾听吴昊说,当时构思摄制怀旧剧,于是借用张爱玲若干短篇小说为蓝本,拼凑增删。该剧力捧新人商天娥,演出谜样美人,惟形神俱有一定落差,大家的目光都落在首次亮相该台剧集的张国荣。演民国初年的无忧少年,角色与他一拍即合。其后演出电视音乐特辑《惊情》,与李丽珍并肩沿澳门西湾堤岸慢步,身旁有老房车伴随,人景互融,渗染三十年代上海滩头的情调。
书名:漫游八十年代:听广东歌的好日子
作者:黄夏柏
出版社:非凡出版
他迅攀巨星之列,那边谭咏麟亦成乐坛骄子,势如破竹,不旋踵形成两派歌迷对垒。双方为追捧偶像,水火不容,有你无我。远在澳门的我,没有为谁摇旗呐喊的份儿,但平情而论,心下也投了张国荣的票,为的是他那独有的浪漫气质。
两位巨星的电影角色,有意无意间亦显影各自的气质。谭是《黄飞鸿笑传》的搞笑师父,张则是《胭脂扣》的十二少,落泊公子,实不作他选。其透着幽黄色彩的怀旧魅力,先后于《霸王别姬》、《风月》作凄美的延伸,《阿飞正传》中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旭仔,恍若沿他的气质剪裁。取张舍谭没有优缺之判,纯然个人对浪漫的神往。
歌曲上,他也优游地把玩这自我风格,〈不羁的风〉高唱“不羁的心只爱找开心,快慰过了便再独行”。转投新艺宝后,强势推出《Summer Romance '87》,夏日浪漫,潇洒跃动,交日人编曲的〈无心睡眠〉,是闪动的,而〈拒绝再玩〉则续唱“潮流兴将不羁当作新基本”,随碟附送摄于东京的写真,同样刮起阵阵不羁风。
宠红热回归
九十年代以前,他带着颓美的气质,浪游乐迷心中。八十年代终结前夕宣布告别乐坛,当刻我想:正处颠峰,是真的吗?推出的告别大碟,他盘坐于立体字“FINAL”之颠,放眼远方,背景一片彤红,却透着丝丝孤寂─无敌是最寂寞,抑或高处不胜寒?风光背后也许有种种不为外人道的内心挣扎。
没有推出唱片的日子,银幕上他续迸亮光,依旧是观众的宠儿。1994年,我在娱乐周刊工作,农历年前夕,赶在印刷厂年假前完成两期,赫见第二期封面是张国荣在家具店介绍他的新床,如此也是话题?总归是巨星分享他底私密、贴身的一片空间,大家就爱读。
翌年重返乐坛,他再踏舞台。形象几番蜕变,年轻时的不羁风信手一撒,换来成熟的收放自如,豁然展现内心的热情与渴望。舞台上,他激情洋溢,如醉如痴,一再发放异色光芒─赤足、穿裙、束胡、散发,更披露情感取向。这期间唱片上的几个关键词:宠爱、红、大热,恍若心情刻画,要把一切燃烧极至。眼前的绚烂是另一高峰,但能否迸发更璀璨的华彩?隔岸观众摸不清,我们更看不透当事人内心的思绪搅动足以摧人。
2003年4月1日,“沙士”阴霾涌现,突传来他暴烈倒毙的消息,你我不禁问:是愚人节的笑话么?心底都不愿相信那是真的。
“刹那光辉不代表永恒”,当年人家说这句关于他的话,到底是错的,他的光辉一点不刹那,而且是永恒。
(本文由非凡出版授权转载,标题为编辑所拟,图片由非凡出版提供,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黄夏柏,生于澳门,大专毕业后,留居香港,曾任职电视台戏剧组编剧,后转职报刊编采工作。现职自由身记者,从事采访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