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火红数码艺术家Beeple 天价作品《人类一号》亚洲首次展出

撰文: 何国龙
出版:更新:

相信近来大家对于NFT的话题已经冷感,但即使对于NFT艺术品如何不以为然,Beeple这位数码艺术先驱还是值得尊敬,毕竟他最著名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是经过14年岁月每天孜孜不倦亲手绘画而成的。擅长数码艺术的他,甚至创作出首件实体作品——生成式数码雕塑《人类一号》(Human One),即将于12月登陆香港,是为首次在亚洲展出。

Beeple《人类一号》截图(Ryan Zurrer’s personal collection|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近年有留意艺术的朋友对于Beeple定必熟悉。于2021年其作品《每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于拍卖场上以6,900万美元之天价成交,一举成为当时最贵的天价NFT艺术作品,直至现时也位列第二(第一名是数码艺术家Pak的作品《The Merge》,成交价为9,180万美元)。而且《人类一号》亦位列第四高价的NFT作品,于2021年11月以2,890万美元成交,这两件作品令到Beeple不单只在NFT界发光发热,亦能够跻身于在世最有价值画家三大之列。

Beeple(图片由 Scott Winkelmann 提供)

Beeple算得上是半途出师的艺术家,他本来修读电脑,亦没有接受过艺术范畴上的训练,曾经做过一段时间设计网页,虽然后来他的作画工具都是电脑,与他的本职也不无关系吧。自2007年开始他每天都以电脑作画,直到2018年才开始在网络世界崭露头角,据说在2021年之前,他的作品很少卖得超过100美元,不过他的名号于近年瞬间火热起来,也印证数码艺术的影响力正日益增长。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2021 图片由佳士得提供)

至于《人类一号》这件作品即将于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展出,作品是一件混合数码与实体形式、持续蜕变的艺术作品,由于是数码作品,所以可以随时作出变化,而变化就取决于Beeple,他的作画风格向来涵盖流行文化、科幻小说和政治,并不时带讽刺意味,所以《人类一号》的变化亦会因应当下议题作出回应。作品的实体是一个高七呎四面装有庞大LED屏幕并会持续旋转的箱型结构,屏幕内的是一位身穿太空衣的“旅人”,展现迈步向前的姿态,寓意人类文明的进步,困在箱子内永无止境的前进,不禁令人想起西西弗斯的神话。

Beeple《人类一号》(Ryan Zurrer’s personal collection|相片由Christie's Images Ltd提供)

作品其中一个引人入胜之处是“旅人”所身处的环境,是为不断变化的景象,以Beeple在现实世界、网络世界中的观察及感想作为素材,时而身处于仙境,时而变化成反乌托邦世界,皆以回应世界大势为主旨。这种变化令人感受到网络化世界的瞬息万变,那“旅人”被困与孤独的心理状态,岂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类写照吗?但Beeple也不忘寄语,即使是面对怎样的困局,也要掌握不断向前的无限可能性。

细看《人类一号》的变化细节:

+2

“Beeple:人类一号”展览

展览日期:2022 年 12 月 9 日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

地点:M+博物馆——焦点空间(地址:西九龙博物馆道38号 M+ Cultural District)

门票:访客可凭 M+标准门票入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