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点样?《小清新大爆炸》导演徐汉强:只有样子,没有底子

撰文: 邝晓恩
出版:更新:

不论是真文青还是伪文青,由文青族群兴起到现在沦为挖苦的标签,也不过是几年的光景,但这种文化已引起不少思潮。
喜欢小清新、追求小确幸的文青现象不是香港独有,台湾导演徐汉强便以“文青”以及“微电影”为题材,拍了一部短片《小清新大爆炸》,上个月于采风举办的“台湾短片展”放映。短片以“小”说“大”,见“微”知“著”,阐述了导演对文青的看法,讽刺现代被过度消费及滥用的所谓生活品味。
拹力:采风

1. 当初为什么有拍摄《小清新大爆炸》的念头?

缘起于对大量拍摄微电影的怨念。因为有一阵子台湾的互联网广告很喜欢以微电影自居,去刻意淡化广告和短片之间的界线,但骨子里还是广告。我时常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取舍,要花多少力气在创作、多少力气在广告而精神错乱。而且由于“文创产业”风潮的崛起,几乎各种类型的微电影都指名要拍摄所谓的“小清新”风格,总是做着简单文字工作的青年男女却拥有着如中产阶级般的生活水准。这一直是让我和几位创作伙伴们拿来挖苦排解烦闷的笑点,久而久之就累积了不少笑话,于是成品就是《小清新大爆炸》。

2. 对你来说,“文青”的定义是什么?现代的“文青”跟几十年前有什么不同吗?

老实说我身边还真没几个人敢真的自称为文青。我总认为要被称为文艺青年,起码对于文学或社会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并不断学习用各种形式表达个体的思想,这点我认为和十几年前没什么不同。只是文青一词至今被滥用,似乎只要穿得有些品味,看过几本文艺小说,拿个相机拍拍照就会被称为文青了。对我而言,现今的状况其实有点像是欧美对于hipster一词的贬义,亦即只有文青的“样子”,却没有文青的底子。

3.《小清新大爆炸》是2013的作品,香港现时也有不少人讽刺“文青”,台湾这几年对“文青”的看法有改变吗?

4. 你在作品里讽刺“微电影”,有什么经历令你对这词有不一样的看法吗?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我总是对这个词感到困惑。电影短片是比较短的电影,广告是替商品服务的广告,那么为何有剧情的长互联网广告,只要称为微电影,就可以作为节省预算并大费周章拐弯抹角地替商品作广告的借口了?尽管如此,它仍旧是在影像工作者还没稳定之前,想拍戏却又要赚钱的情况下常见的收入来源。
 

5. 挑选角色方面有没有特别考虑,例如会尽量不找带有小清新风格的演员吗?还是相反?

其实当初考虑的比较是放得开的演员,毕竟要演出做作的假文青模样,也要在后面有反差。最意外的是男主角施名帅。他在那之前常演出的角色都是流氓或边缘人,没想到扮起假文青也是有模有样的。(欠揍)

《小清新大爆炸》的男主角施名帅架上“文青”眼镜,扮演经常流连咖啡店的做作假文青。(电影剧照)

6. “文青”常强调幸福二字,电影亦有讽刺的意味,那你认为“真正的”幸福是怎样的?

剧中的幸福,是一种被定型的文字,它其实不具备任何意义。那就像是广告中,我们总是被洗脑:你只要购买这项商品,你就能品尝到(如中产阶级般的)幸福的吉光片羽。对我而言真正的幸福在于:你再也不需要思考“幸福是什么”的当下。
 

7. 在台湾拍电影,机会多吗?《小清新大爆炸》得到台湾高雄市政府奖助,申请的过程困难吗?可以谈谈你在台湾拍摄面对过的资源问题吗?

高雄拍的补助是个意外,因为我很晚才知道这项补助计划。很幸运地评审们喜欢这个点子,也就这样误打误撞把片子拍完了。以短片来讲,在台湾拍摄短片是很舒适的。补助单位很多,金额也逐年增加(现在高雄拍的补助金额是我当年的两倍),一部剧本不错的短片要筹到一两百万台币并非难事。

8. 你曾拍摄《请登入线实》,更因而取得金钟奖最佳单元剧导演奖,觉得电视圈与电影圈最不同的是什么,有因为这个背景帮助到你的电影之路吗?

在台湾,除非你是长期拍摄偶像剧的导演,不然其实电影学校出身的学生,多半都会以电视单元剧(如公共电视的人生剧展)作为前进长片的初学阶段。换言之,台湾的影视圈并没有那么绝对的分野,而我相信这个分野会随着影视环境的改变而越来越小。

我很幸运地在我的老师瞿友宁导演的大力协助和制作下,完成了请《登入线实》,也着实获得了不少刚进影视圈的帮助。只是身为创作者,都还是要回到面对自己这一关,那才是能否继续前进的关键。

短片《小清新大爆炸》刻意在画面的用色以至对白、道具等多方面增添文青元素。(电影剧照)

9. 你曾入围或于国际不同的影展获奖,影展对你的意义主要是什么?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知道这世上有无数人和你一样苦恼着创作,并拚了命地也想用影像说点什么,是让我继续前进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年反复回到那些国际影展,听到“啊!你还在啊!今年拍什么?”,那种感觉真的比得到什么奖都要让人感到安慰。

10. 你一直以拍摄短片为主,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台湾拍摄短片的优势或困难是什么? 你认为台湾现时的电影工业、产业发展完善吗,市场上的出路如何?观众对台湾电影业的支持程度如何?自己有遇过什么困境吗?

前面有提到,短片在台湾的优势在于经费或补助很好取得,只要你有个好点子并确定你有办法执行。因此时常有个怪点子,要让它成为短片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当然也是想要拍摄长片的,但长片就是另一回事了,长片牵扯到票房回收,以台湾这样几乎不存在台湾电影空间的市场状态,加上观众已经长年对于台湾电影品质失去信心,因此长片的投资和方向也越来越保守,这样的恶性循环满令人沮丧的。我们近十年前经历过看似台片成长的假象,但在市场向国际全开的情况下,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台湾电影水准难以与国际竞争的窘境。

11. 你有独立创作,也有商业创作的经验,可以分享在两个模式体制下拍摄的情况吗?现在会相对倾向哪类型的拍摄模式?

尽管过往的作品看似具备一定程度的商业性,但老实说我还无法拿定主意究竟该往哪条路前进。毕竟就像《小清新大爆炸》这样的题材,若要扩张成商业类型长片,势必也会面对该如何回收成本的问题。

独立制作的好处当然就是有绝对的自由,同时也完全没有借口将影片拍差(尽管还是拍差很多次),但缺陷在于资源很难取得,否则就是要大量依靠自己拥有的技能和资源(如《小清新大爆炸》的后制特效就是我和几个朋友分工硬作出来的)。

商业体系下的创作固然看似优渥,但拥有越多钱,相对也越不自由。要如何在非常明确的类型框架下制作出——不要说具备艺术性好了,具备作者真正想说的话这个关键,是商业制作我认为最困难的地方。但由于我对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喜好都存在,因此也还在摸索自己的作品会往哪条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