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人人一把口一百种真相” 被认可的历史到底在写什么?
“国有史、地有志”,地方志收录当地的现在状况,连结以往历史。香港电台、香港出版总会合办的“第14届香港书奖”得奖书籍之一《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纪录了香港大事,从远古时的香港至2017年7月1日(回归21周年),横跨古今七千年,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及专题。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志书就如地方百科全书,书甫开首就描述了最早的香港,原来早于公元前五千至四千年,香港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先民主要集中于屯门龙鼓洲、香港舂坎湾和南丫岛大湾等地生活。香港“山多平地少”、“地少人多”,这些耳熟能详的形容词原来局限了大家对香港的认知。香港在古代以来地理位置优越,如同宝藏般出品各种物产,大屿山、九龙湾、官塘出产盐历史超过二千年,大埔盛产珍珠陶瓷、沙田产香木、屯门及大帽山产茶叶,这些久远的历史虽然随时代运转而消逝,有多少人会重提留意?
有几多个七一被写下来?
诚如书中以7月1日作结,其他年份的七一你又记得多少?1987年七一:英国制定的《1986年香港(英国国籍)令》生效;1997年七一:董建华成首任行政长官,并发表就职演说:“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2007年七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行政长官曾荫权监誓……
【开卷乐其他文章: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问了什么】
全球自去年起面对疫情来袭,不少香港人对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仍历历在目——当年2月21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名退休教授入住京华国际酒店(今九龙维景酒店),后来因病去广华医院急症求诊后送往深切治疗部,及后确定为香港爆发SARS的源头病人;4月10日政府实施居家隔离令,规定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须于住所或指定设施内接受最多十日的隔离;6月11日香港发现最后一终SARS确诊个案……
由谁带香港人回到过去?
编书需要庞大的主编及顾问团队整理史料,香港地方志中心执行总编辑蔡思行博士、责任编辑蔡兆浚表示,团队采取“述而不论”的笔法,单纯的纪录香港变化。他们第一步搜集各种资料,如在香港古代部份,系统式整理及搜索珠三角旧地方志及族谱,再按不同部类分门别类。第二步是分析史料上的准确性并作出取舍,传统上研究历史会制作资料卡,现今则用科技整理日期、内容、参考资料三方面,认证搜集得来的专书、方志、地图等参考资料,经考证其准确性后,会将一万份资料再转化为资料库,再整理成五万七千条讲述香港重要发展的“转折点”。团队根据所属领域的“大( 大事)、要(要事)、特(特别)、新(开创性)”原则,精选六千五百条大事,形成了《香港志》。蔡思行指,是次撰稿研究香港历史,包括宪报、法例等读者比较少接触的材料,书中亦加插了各种图片及地图,以补充文字论述方面的不足。
这本书由团结香港基金于2019年底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承担编纂工作,采取“团结牵头、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家撰写”的方式,以长达八年时间完成了这部《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基金理事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出任主席,负责指导监督;执行委员会由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担任主席;编审团队亦包括主编刘智鹏、顾问范徐丽泰、梁爱诗等等。
历史,就如一个地方的根。这片土壤超过七千年的历史,底下盘根错节,又怎能一一道尽?任得《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如何尽忠为市民记下众多历史大事,奈何篇幅有限,史家的取舍难免……尚有几多香港人、香港事,被无奈割舍?你又记得当中多少?你又遗忘了当中多少?本书其中一点,强调“社会参与”,不只为撰史,而是要让每一支根,根深蒂固,滋养这城市往光辉的方向生长。借此鼓励每一个香港人,一同尽应有之义,合力补完香港历史,莫失莫忘。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标题由编辑拟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