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神奇虎爸》导演莫罗斯:电影是一种精神体验
在今年辛丹斯电影节和康城电影节大获好评的《神奇虎爸》(Captain Fantastic),故事围绕一个非传统家庭的公路旅程。由维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演绎的爸爸受左翼思潮启发,讨厌物质挂帅的大城市生活,带同妻子与六位儿女走到山中生活,更亲授子女各式各样的技能和知识。突如其来的生活巨变,令这位非一般爸爸要带同子女们返回现代社会……导演莫罗斯演员出身,曾在《美色杀人狂》、《娱乐大享》等电影演绎重要配角,转为导演是因为有话要说,他指故事启发自生活,并直言在创作时重新思索怎样成为一位父亲。问:01记者 答:莫罗斯
问:是什么启发了你拍摄《神奇虎爸》?
答:《神奇虎爸》并非一部自传电影,而是我成为人父后从生活里得到的启发。我有两位孩子,写这个剧本时就一直在想怎样成为爸爸、丈夫,还有思考我的人生价值观,怎样将它传给我的孩子。因为作为父母,总希望子女在生活中不会再犯上父母做过的错误,给他们智慧来导航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当然,每个家长对此都有不同的定义。他们会长大,我很清楚他们在我家的时间将会多么短暂,但大部分的父母都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来回,要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是多么困难。所以我开始构思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能够时刻与孩子一同生活、成长并教育他们的故事。
问:《神奇虎爸》的制作方式是怎样开始的?你从这部电影里又学到什么?
答:《神奇虎爸》的制作方式与一般美国独立电影无异。我们带着热情去拍摄,付出了非常多努力,得到不一样的满足感。首次拍摄长片,比我过往制作的短片规模更大,我也在努力学习拍摄电影。记得有人曾把电影制作描绘成一幅有数百人持有相同画笔去画画的过程,原来这是真的。一方面,电影制作是合作的艺术,我想尽可能开放给所有制作人员一同去发现,激发大家的想像;但同时要保持我自己的想法和视野,与一大班人一起共舞。
问:这个故事裹涉及很多美国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思潮,如历史背景、左翼政治,你如何发掘这些资料?
我非常了解戏中家庭的世界,当我还是孩子时,在俄勒冈州和北加利福尼亚州也遇过类似的情况。虽然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在写剧本前也研究和了解过,以便我可以更真实地描绘出这个世界。此外,我还知道有一些家庭生活得像电影中那样,所以邀请了他们讲解当中的经历,例如,他们如何建造他们的家、如何处理卫生问题,还有食品保存、食水处理等问题。我和维果莫天森以及美术指导Russell Barnes一起深入讨论过,都想以一种最现实的方式表现那个世界。
这部电影也让我反思我的国家是怎样的状态。我总是在想,美国虽分成许多不同州份,但就像这部电影中所描述的,其实来来去去只有三种形式:农村式的美国(一个较鲜为人知的美国),郊区式的美国(最常见的美国景象)和一个保守而富裕的美国(中产模式),这一切都通过主角们的眼睛里反映出来。我努力描绘出一个美国的景象,当中涉及了不同州份非常复杂的文化和人文精神,绝不希望诋毁或妖魔化任何一种方式,因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只不过是人们做出他们认为最好的。
问:你想透过这个作品,让观众重新思索抚养孩子和家庭关系吗?你的理想家庭是怎样的?
答:我从没有想过要传达什么讯息,只想观众在观看时得到一些经验。我去看电影时,也总是在寻找一种提升知识的经验,也想被电影和故事里的一切所挑战和挑衅,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想要一个情感的经验,想笑或哭泣——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去看电影,这就是我想给观众的。
如果人们从电影中会重新考虑他们的育儿方式和价值观,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时不时都需要反思我们的生活模式和所相信的观念,不是吗?自我反省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发展。虽然这部电影有不少左翼的书籍,不过这部电影不是要作出任何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对我而言,理想的家庭是要有爱和沟通,支持和团结家庭,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理解对方,有耐心和对对方诚实。
问:你怎么看维果莫天森和一众年轻演员的演出?
答:当初我不认识维果莫天森,但非常想和他合作。他一方面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演员,也是一位集摄影师、诗人、画家和作家于一身的艺术家,我很想和这样杰出的演员合作。至於戏中的孩子们,我们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试镜和前期准备过程,与小演员们一同尝试各种即兴和戏剧演出,让他们去玩和探索。然后,我们在拍摄之前把大家带到华盛顿州几个星期,并设置一个像新兵训练营的时间。他们都要先参加一个荒野求生技巧训练营,在那里学会扎营、生火、跟踪动物,还要学习攀岩、音乐、外语、武术和瑜伽,好像戏中两位女孩就要屠杀一只羊,还要学习运用刀的技巧,因为她们在电影中会穿上一种像鹿一样的装束。维果也与他们一同上堂。
要在这么短时间就掌握这些技能是不可能的,我真正希望的,是他们透过这些训练、课堂慢慢地进入到电影所描述的世界,也因此团结起来;我也希望孩子们从一开始会将维果当作一位良师、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并将他当作为一位父亲。这些孩子都戏称他为“夏天爸爸”(Summer Dad),所以他们在拍摄的第一天已经相当团结,已经一起玩耍,也令他们拍摄时变得更有默契。
问:从演员到成为导演,为什么对拍电影感兴趣?又有什么导演影响了你?
答:有记忆以来,我就非常喜欢电影。对我来说,电影是一种精神体验,电影院是一个特殊和神圣的地方,每一个在银幕上看到的故事也超越了我的生活经验——因为电影,我可以走到世界不同角落,与角色一同挑战,经历还未知道的事情,帮助我反思什么是人。我也喜欢剧场演出,但更想制作电影,因为它是最棒的事。
我欣赏的电影导演名单很长,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异议的,他的电影总是能启发我。这名单上还会加上黑泽明、泰利格连(Terry Gilliam)、高安兄弟(Cohen Brothers)、保罗汤玛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泰伦斯马力克(Terrance Malick)、宫崎骏、列尼·史葛( Ridley Scott)、史提芬苏德堡(Steven Soderbergh)、活地亚伦(Woody Allen)。
问:你的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将来你会自导自演自己的作品吗?
答:大约有三个剧本在准备,也有一些初步的计划,有一些我从未尝试过的题材,不过我慢慢地清楚知道应该从哪一步着手。我对同时演出和执导无甚兴趣,这当中当然有成功的例子,好像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的《大国民》(Citizen Kane)就是很成功的例子,演出和执导都是一种诠释的艺术,但两者是相当不一样的方法,两种方式都很困难,我只能专注于其中一样。
写故事是因为有话想说,我想讲故事,而不是为了想自己有演出机会而写一个故事来拍,但我也愿意投身入别人的故事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