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征》首个中译本 理解清代“中国”概念发展与建构过程
【艺文编按】本文节选自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暨历史学系博士孔令伟,有关美国学者濮德培著作《中国西征》(China Marches West)中译本的推荐序。《中国西征》成书于十六年前,是美国新清史研究重要里程碑著作,却现在才有首本中译本面世。根据作者观点,《中国西征》一书旨在探讨“清朝是如何重塑中国”,从中反思清朝军事征服与边疆治理,不仅能将“中国”重新理解为多元而变动的历史概念,让能有助大家思考当代“中国”一词的多元可能。
(本版获出版社授权转载,篇幅所限,文章经删节。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国西征》(China Marches West),是一部讲述清朝如何将新疆纳入帝国版图的历史著作。这部著作二○○五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二○○七年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颁发列文森图书奖(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其学术贡献可见一斑。
文:孔令伟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暨历史学系博士
本书作者濮德培(Peter Perdue)为美国著名中国史学者,目前执教于耶鲁大学历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时期中国的环境史、社会经济史以及边疆史。濮德培史学涵养深厚,尤其以宏观视野与综合论述见长,其长期耕耘清代中国史研究,并于二○○七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研究成果广为国际学界所认可。笔者由于从事中国与内亚史(西藏、蒙古与新疆)研究,曾有机会在学术会议等场合与濮德培多次交流并研读其著作,故对其学术贡献有所管窥。借由此次《中国西征》中译版的问世,笔者有幸为其作序,重点向台湾乃至于华文世界的读者引介本书的学术贡献以及现实意义。
准确来说,《中国西征》的核心内容在于透过重构清朝征服准噶尔汗国的历史进程,以中国史视野出发,进一步整合经济史、环境史乃至于全球史等新兴观点,以此重新检视历史概念意义上的“中国”。对于多数台湾甚至华文世界的读者而言,与新疆相比,准噶尔可能是较为陌生的词汇。然而在清朝于十八世纪中叶消灭准噶尔汗国以前,操蒙古语系的准噶尔人以及操突厥语系的穆斯林所占据的大片领土,并不属于当时“中国”统治下的“新疆”。根据历史档案与多语文献,清朝征服准噶尔以前不仅没有“新疆”这个地理概念,清朝当时也并没有将准噶尔汗国视为“中国”的一部份,反而是将其视为棘手的劲敌。换句话说,今日的新疆固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然而当代的政治现实是否适合套用来理解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事实,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议题。要言之,百余年前作为“中国”代表的清朝,与今日作为“中国”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在本质上并非完全重合的政治实体,二者所声称的“中国”也并非相同概念。而清朝历史语境中所谓的“中国”,与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声称的“中国”,二者之间有何异同,正是《中国西征》乃至于美国“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思潮所关注的史学问题,而这点或许也是台湾乃至华文世界读者所普遍留心的思想议题。
从历史的纵深与地理的横向视野来看,准噶尔与清朝的角力不仅影响了后世对“中国”的认知,同时也改变了十七至十八世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格局。为了解除准噶尔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危机,清朝先后透过军事征服与政治策略,陆续将西藏、蒙古与新疆等地纳入“中国”的版图。换句话说,清朝为了对抗准噶尔,彻底改变并扩张了“中国”的历史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历史概念的“中国”是一组不断变动的符号,其文化范围与地理疆界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浮动增减,而非亘古不变的教条。至于本书探讨清朝对准噶尔的征服过程,正体现出“中国”是如何被重构以及再诠释的历史过程。
【出版资讯】
书名|中国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欧亚与蒙古帝国的最后挽歌
作者|濮德培(Peter C. Perdue)
译者|叶品岑 蔡伟杰 林文凯
出版|卫城(2021.01)
如果我们进一步将视野从欧亚草原延伸至台湾海峡,便不难发现清朝在十七、十八世纪对准噶尔所进行的军事征服以及随后对新疆进行的统治策略,与其在十七世纪末消灭明郑政权后对台湾所进行的边疆治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比性。也就是说,反思清朝军事征服与边疆治理,不仅能将“中国”重新理解为多元而变动的历史概念,同时亦能透过比较视野,重新观照台湾历史的主体性。由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试著提出几点历史性的问题:与准噶尔人相比,被清朝纳入边疆的台湾社会,尤其是汉人移民以外的原住民族群,他们的历史际遇有何异同?与此同时,历史书写该如何透过反思清朝官方对准噶尔人以及台湾原住民的权力叙事,进一步重新发掘强权支配下历史失语者的低声呢喃?所谓“中国” 的历史,究竟是属于谁的历史,而谁又有权力来书写或者诠释历史?以上这些透过阅读《中国西征》所衍生而出的历史问题,不仅是有待历史学者探讨的学术课题,也是值得读者大众反思的思想议题。
在阅读《中国西征》的过程中,部份读者或许在刚开始会对各种语文的人名以及地名等陌生的专有名词感到困惑。然而笔者在此想要强调的是,阅读历史的精髓在于享受思考的过程,而非记诵专有名词。笔者在从事历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同时,时常会听到有人问:“历史事实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历史学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事实上,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历史,并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为了回答是非题或者单选题而背诵年代与人名等历史事实,而是借由分析历史事实去理解并诠释多元的历史脉络。根据这个逻辑,读者在阅读《中国西征》或者其他史学著作时,与其抱持著“清朝是不是中国?”这种二分的有色眼镜,不如采取多元的开放态度去理解作者书写背后的问题意识,亦即反思“清朝是如何重塑中国?”而又“何谓中国?”这类开放问题。透过考察清朝对准噶尔的征服,濮德培在《中国西征》中提出了他个人的观察与诠释。然而这类开放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就好比作为历史概念的“中国”是一组变动的复数。而透过认知“中国”概念的多元性,也有助于当代台湾以及华文世界的读者进一步反思自身的国族与文化认同,进而理解并尊重蒙古、西藏与新疆当地的多元文化。
《中国西征》的英文原版出版迄今虽已逾十六年,然而其中的史学观点仍深具参考价值。中译本的出版,对于台湾乃至于华文世界读者重新理解清代“中国”概念的发展与建构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据片面了解,多年前中国大陆便曾有清史学者组织过《中国西征》的中译工作,然而由于作者的学术观点与中共官方所主张的历史叙事有所出入,加之以种种因素,简体中译稿迄今尚未付梓。由此可见,《中国西征》所探讨的课题除了历史意义外,同样具有现实争议,然而过去由于各种限制,学术界象牙塔以外的一般华文读者对于本书认识有限。此次卫城出版《中国西征》中译版,想必将为台湾以及华文世界的读者进一步认识清朝与准噶尔史,乃至于反思“中国”的多元性,提供一本值得参考的历史读物。至于未来读者将如何评价《中国西征》这本史学著作,则仍有待独立思考与开放精神的检证。
(原题:何谓中国?从《中国西征》反思“中国”一词的多元可能。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