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澳门街头巷尾有独特气味?实地考察文遗古迹跟著鼻尖去旅行
后疫情时代,城市漫游(City Walk)蔚然成风。人们从行程紧凑、“打卡”密集的特种兵式旅行中抽身,放缓脚步,轻装游走于大街小巷,甚至由此发展出时兴的“散步学”。不过,无论是漫无目的地信步闲逛,抑或设定主题及路线的深度探索,城市漫游大多侧重视聼体验,尤其强调视觉观察。
书名:《闻萌噢:探索澳门气味景观》
作者:黎美琪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5594-0
澳门理工大学的黎美琪博士另辟蹊径,挑战读者将注意力从目之所及转移到看不见、听不到、摸不著的“气味景观”。教堂与寺庙闻起来有何差异?花档、果栏、鱼市,谁的气味更能抢占行人的鼻腔?酒店和商舖为何热衷特调专属香氛?同一个地点晴天和雨天的味道是否相同?这些“𠮩𠹌”问题,即使资深的旅行者、熟悉当地的老街坊恐怕都难以对答。
在《闻萌噢:探索澳门气味景观》一书中,作者巧借禅宗公案,提出“闻香是香”、“闻香不是香”、“闻香还是香”三重层次,探讨通过嗅觉感官认识气味、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种种可能。作为嗅觉艺术家及研究者,黎美琪将感官民族志的调研方法运用到气味漫步中,实地考察澳门的文遗古迹、社区街巷、娱乐度假场所,以文字、手绘地图、现场拍照等方式记录当下的嗅觉体验。
若探索不再由视觉主导,漫游者会注意到许多素常容易忽略的细节,而气味强烈的主观色彩赋予了旅程更多专属于个人的意义。深巷飘出的甜香可能带人找到一家不起眼的糖水舖;建筑散发的陈旧气息可能引发对历史的刨根问底;晾晒海味的咸腥可能迫人掩鼻而过,也可能激活某段尘封记忆。这种如同开启“第三只眼”的游览方式让平平无奇的空间变得丰富多彩、惊喜连连,而嗅闻、分辨、丰富描述语言、在脑海中构建“气味资料库”的过程也是对思维的锻炼和开发。
当然,“跟著鼻尖去旅行”不仅适用于澳门,亦不限于城市,当人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开放的态度理解周遭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必然能领略全新的风景,活出真我的馨香。
(本文获香港三联授权转载,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