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在超现实风景中疗愈焦虑 泰国当红艺术家Gongkan的传送门
【艺术家/专访】黑洞不仅仅是一种宇宙现象,也可以是现代人心灵出口。泰国当代艺术界炙手可热名字 Gongkan(本名Kantapon Metheekul),以其标志性“传送门”黑色洞口,结合天空、云朵、流水等自然意象,与画中反复出现的稚气孩童,编织出梦幻超现实风景。
近期他趁艺术月访港,不仅带来个展,更与富艺斯(Phillips) Dropshop合作推出限量版画。其作品在拍卖场与Art Basel等国际舞台频频亮相,早已是收藏家关注焦点。借此难得机会,我们与 Gongkan深入对谈,探寻他从广告界投身纯艺术心路历程,解读“传送门”背后不断演化哲思,以及他对内在探索之剖白。
Q:你作品横跨广告、街头艺术、纯艺术等媒介,你艺术路途是怎样的?
Gongkan: 我自小热爱绘画艺术,很早清楚想走这条路。但在我成长年代,泰国社会普遍认为艺术难以维生,父母不太支持。因此,大学时我选择商业艺术,希望在艺术与商业间找到平衡点,毕业后就进入广告公司担任了两年艺术总监。然而,我逐渐意识到不想再为推销商品服务,内心更渴望纯艺术创作,进行更深层次探索。于是,我决定离开曼谷前往纽约。我在纽约待了四年,那段时间主要沉淀自己,重新学习纯艺术与油画技法。
Q:纽约时期似乎是你艺术生涯关键转捩点,不仅让你重拾纯艺术,还催生街头艺术尝试与标志性“传送门”母题。当时是什么触发这些转变?
Gongkan: 刚到纽约时,身为外来者,我没有人脉,很难获得画廊展出机会。那段时间我感到非常沮丧抑郁,甚至有些绝望。在这种情绪下,我决定“豁出去”,不再受限传统管道,街头艺术成为我的出口。它不需画廊许可,我可以随心所欲创作,甚至不太在乎是否会被警察逮捕。
正是在那段艰难时期,我开始思考“传送”概念。最初想法很直接:渴望逃离当下困境,去往更好地方,一个能让生活事业改善的所在。“传送门”在那时对我而言,代表对自由、更好未来的向往。我观察到,身边许多纽约人似乎有类似感受,这促使我将想法视觉化,创作最初“传送门”系列街头作品。
Q:“传送门”已成你作品中最核心视觉符号,这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Gongkan: “传送门”概念确实跟著我一起成长。在我26岁初创此系列时,它主要承载年轻人对成功、改善现状的渴望——好工作、好事业、功成名就,是一种向外看的追求。
但随年岁增长,我对它的理解逐渐转向内在。当我压力过大、思虑过多时,它提醒我需要从纷扰中“传送”回现实,回到自己内心,问问自己“还好吗?”。它变成从自我束缚中寻求解脱、学习自我接纳的象征。
到近期,尤其在这次展览作品中,“传送门”更像一部“时光机”。它不仅连接空间,还连接时间与记忆,带领观者(和我自己)探索过去经历、童年回忆及文化根源。所以,其意义从单纯物理移动,扩展到情感通道、记忆入口。
Q: 许多作品反复出现小男孩形象,这容易让人联想到艺术家自身投射,此男孩形象与你有多大关联?
Gongkan: 其实,“传送门”系列起初并非以男孩为主角,最早出现只是一个单纯“门”或洞口图形。后来加入男孩形象,他确实很大程度代表我。画这个男孩时,感觉像看到自己穿越洞口,前往渴望之境。然而并非所有作品都需要男孩,角色选择完全取决我想传达的概念和故事。有时为配合主题,我会画女孩、同性恋者,甚至佛像。人物形象只是载体,服务于作品整体主题。
Q: 你提到创作源于自身遇到的问题,你最常透过作品探讨哪些议题?
Gongkan: 对我而言,问题常是创作起点。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或观察到社会现象引发疑问时,反而能激发更多灵感。我常思考:世界为何如此运作?人性为何这样?文化如何形成?这些疑问成为创作动力。艺术作品像我的工具,让我能将内心思考与质疑视觉化呈现。
我认为我们这代人面临非常多问题与冲突,“代沟”是其中一个显著例子。成长背景、价值观念差异,使不同世代间常难以理解彼此。除个人成长与自由,我非常关注“平等”。这包含性别平等,尤其在相对传统亚洲文化背景下,LGBTQ+ 群体面临的挑战。我出生在传统泰裔华人佛教家庭,对性别多元化接受度不高。画作成为我一种间接、更安全表达方式,让我能谈论那些难以直接沟通的话题。
Q:你提到近期创作有意打破过往标志性风格,例如不再固定使用男孩与黑色洞口组合,是什么促使你做此转变?
Gongkan: 促使我转变,主要是内在声音。我意识到,虽然“男孩与黑洞”组合带来辨识度和市场认可,但我不想因此被框住。艺术家生命有限,我不想不断重复自己。我问自己:我只有这一生,为何只能画男孩和传送门?我的作品谈论自由,但我自己却被符号束缚吗?
尤其筹备上一个展览时,这种感受特别强烈。我决定勇敢一次,打破框架。过程充满焦虑,担心市场和观众无法接受。但最终我说服自己:我还年轻,现在有本钱尝试、面对可能失败。这个转变对我而言,是找回创作自由、忠于内心表达的重要一步。
Q:你香港最新个展深入探讨诸多“冲突”主题,画面融合例如佛教符号与宇宙背景等看似矛盾元素,能否具体谈谈此新系列主要聚焦哪些冲突?
Gongkan: 此最新系列确实是我内在冲突的直接反映。这些冲突来自生活方方面面:文化身份上拉扯(泰裔华人背景与西方影响)、宗教信仰间矛盾、家庭期望冲突、世代价值观差异,及步入三十岁后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机”(Quarterlife-crisis)。
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使内在冲突感更强烈,作品中矛盾元素正是我尝试视觉化这些内外张力。我希望此系列不仅是我个人状态写照,更能引发同代人共鸣。
【展览详情】
名称:贡坎《异时・相系》
日期:即日至2025年5月14日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香港黄竹坑空间
Q:这次与富艺斯 Dropshop 合作,你挑选三幅作品制作成限量版画。这三幅作品似乎正处于你风格转变过渡阶段。能否谈谈选择这三件作品的原因?
Gongkan: 这次选择的三幅版画,是我们共同讨论决定。这三件作品扮演桥梁角色,连接我上一个系列与目前最新创作方向。它们既保留一些熟悉元素,又融入新思考与视觉语言。例如,可见宗教符号与西方象征并置,探讨文化对话或冲突。另一件作品中,传送门展现来自不同时间、维度景象碎片,营造出超现实、多重次元混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