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艺术】老人需要艺术 还是艺术需要老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渐老,身体病痛难免多起来,连进食的能力也受人质疑。不少老人出门总带着小小的药盒,装满五颜六色的药物,定时服用;身边的小童难免好奇,总会问个究竟,而老人家总是以“老人病”为由轻轻带开了话题,这是老人家传统的忌讳,也是怕病情太复杂,要解释起来也只会令小孩问长问短。传统的安老服务,聚焦于照顾老人的身体,年轻人多觉得老人只要身体健康,便能安享晚年。老人家当然也需要休闲娱乐活动,于是我们向他们提供象棋、报纸……而近年,一些组织希望把艺术带给老人,点燃老人的创作力。
摄影:梁鹏威、龚嘉盛、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一种 抗拒衰老的方法
从事艺术治疗工作十多年的艺术治疗师黎家杰指,一般人或会误解“艺术治疗”等如“心理治疗”,但两者间有一个根本分别:“治疗师与患者其实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我们不会对他的创作作出任何判断。艺术创作是一个表达自我的方式,这正是认知障碍症患者慢慢失去的能力,我们要帮患者重建这种能力。”艺术治疗师要确保服务患者在安全、非批判性及保密的环境下创作,让患者尽可能把潜藏的思绪和感情扩阔,并用艺术方式呈现出来。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长者,较容易脾气暴躁,行为让人感到异常,对身边人不信任、易怒、情绪低落……艺术治疗真的能帮到他们吗?
黎家杰说,艺术治疗真正改变的可能是患者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患者在创作的过程或许会得到得来不易的满足感,正是这份快乐改善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曾遇上一位患者,他已经是中度严重,但因为艺术创作,他没有发脾气一星期,原来这份喜悦是可以存放在身体里,成为一部分。”
艺术走入长者屋
艺术对于老人,当然不止于治疗。走入大埔运头塘村一间公屋单位,大约十多位老人家正埋头在画纸上创作。有的可能是根据手掌上的纹理,让各种色彩斑斓的线条在纸上相会;又或临摹一个切开了的西瓜,一黑一白代表了西瓜肉里的种子,像极孩童的画风,但用色极为大胆。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画者的个性,喜欢艺术的丽华婆婆就画出了上述的西瓜;凤琼婆婆喜欢蓝色,用起心爱的颜色时也是非常豪爽;而好动的春兰婆婆,在画画时反而展现文静的一面,她所画的竹枝恬静迷人。
“和她们相处一年有多了,到现在还在说‘哎哟!婆婆唔识呀,你嚟帮我啦!’其实她们是对我撒娇。”策划“我住晒”项目的梁皓然笑着说。从去年七月至今,每个星期六上午,梁皓然带领一群义工和一班老街坊,在这间不足500呎的单位内进行她们的艺术创作。这群老人家因长者屋计划而搬到运头塘村,大多独居生活,有一些老街坊一住就超过二十年,虽然得到政府的住屋津贴,但生活并不称得上写意。除了处理公函时需要驻村的舍监帮助,这些老人多数能在起居饮食上料理自己的生活,他们也喜欢到老人中心玩乐,但“我住晒”艺术计划,才真正让文化艺术与他们连结起来,让他们参与创作。因这个计划而被老人视如亲孙的梁皓然说:“在艺术系学习时,慢慢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一些能够与人面对面接触的艺术方式,其实整个计划背后没有什么大理由,与她们一起相处已经令人很快乐,这是相当重要的事,而且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太多事了。”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