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文化】甜酸苦咸四味外 大和民族才知道的第五味——旨味
和食有甚么特点呢?《光看没有酒,樱花算个屁》作者李长声认为,仨字以蔽之:生、旨、旬。
上回讲到“生”:【日本饮食文化】大和民族爱生食 刺身也许是唐朝味道?
旨
德国心理学家汉斯.亨宁从三原色得到启发,提出四原味:咸、甜、酸、苦,所有的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味组合而成。此外的涩味、辣味等不属于味觉,涩味是口舌表面收缩的触觉,辣味是疼痛的感觉。但日本人说,还有一味,叫“旨味(umami)”。这是他们很古就在食物中发现的,津津有味,它不是其他原味的合成,与甜咸酸苦并立。
鱼生与汤是和食的重头戏。学厨艺先要学习做“出汁”(略为“出”)。这个词最初出现在一二九五年以后成书的《厨事类记》里,煮出汁,熬成汤,相当于我们说的吊汤,吊出来的是高汤。正规和食店讲究做出汁,用来给各种菜调味,我们叫提鲜。
一二二三年道元渡海到南宋取经,遇见一个广利寺的烧饭僧,来港口买日本船贩来的“倭椹”(日本产的干香菇),说是做“面汁”。此事记在他撰写的《典座教训》里,好像就是他第一个学来了中国的吊汤技术。
就地取材,中国的高汤多是用鸡肉什么的,但日本不吃肉,做法又取自中国的禅林素菜,以至有人说“精进料理”是日本人味觉的原点,所以用海带、干鲣鱼、香菇等熬汁也自然而然。在日本吃涮肉,令我们惊奇一锅清水,放一块海带煮一煮,就算是锅底。海带是俗称,本来叫昆布。古时候居住在北海道的阿依努人和大陆贸易,听他们说kompu,大陆人就用汉字写作昆布,大约奈良时代(七一〇至七八四)这个词传入日本,而今我们反倒当作了日语。出汁的味道很不错,孔夫子尝到也要说一声“旨矣”。
和食三大旨味来源(按图了解)↓↓↓
这种旨味到底是什么呢?一九〇八年,池田菊苗教授觉得吃锅子用海带煮汤,别有味道,终于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原来旨味就是这种“味之素”给人的感觉。接着一九一三年池田的弟子小玉新太郎从蒸焙霉晒而成的“鲣节”(干鲣鱼)里发现肌苷酸,一九六〇年国中明从香菇中发现鸟苷酸,被称作三大旨味成分。
文化人类学家石毛直道说:日本料理缺少油脂,依赖氨基酸。欧美一直不承认天下有什么旨味,认为那不过是甜咸酸苦的合成味道。二〇〇一年以后科学家相继在味蕾的感觉细胞上发现谷氨酸接受体,旨味终于被认知,列为第五种原味。
日本地分东西,两地的文化颇有差异。关东做出汁主要用干鲣鱼,关西用昆布。这两种出汁具有相乘效果,混起来旨味更浓厚。以前干鲣鱼、香菇是贵重物,一般人家用干鰯鱼等煮汁熬汤。
日语的旨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味觉的名称,这是科学的定义,再是很好吃的滋味,乃日常生活的感受。前者用假名,不写“旨”这个汉字。和食被当作文化遗产后,日本更宣扬“旨味”为日本所独有,但实际上世界各地的饮食都不乏其味,我们自古称之为鲜味。咸味和旨味基本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旨味不是“显”味,需要加盐才能显出它的味道来,这就是我们说的提味,以致旨味常常被误会是加盐的结果。
日本人大爱猪骨汤拉面,油乎乎,它的旨味完全用猪或鸡之类的骨肉熬制,不属于传统的出汁。
相关文章:【三文鱼豆腐海带汤食谱】味噌最留住营养要咁煮!日本国民养生汤
书名:光看没有酒,樱花算个屁
作者:李长声
出版社:中和出版
【本文获“中和出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