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重置】为历史照片涂色 述说不一样的故事
站在2017的时间点,如果你拍摄黑白相,除了喜欢光影强烈对比所营造的意境,或许也是钟情于其时代感。居住在北京的法国摄影收藏家和艺术家Thomas Sauvin则没有沉醉于黑白相旧有的意义,与动画师Lei Lei反其道而行,从一张1958年拍摄并在十年后人手上色的中国民间照片获得灵感,收集了1168张从50年代至21世纪初由匿名摄影师记录民间生活的黑白照片,经扫描及打印后,涂上颜色,开启历史档案的新生命。
历史图片不是只有铺尘一条路
收集旧物那铺瘾人人也有,Sauvin收集之余,更喜欢花点心思,转换旧物的意义,或说一个不同的故事。
“有一次,我获邀请到黎巴嫩Arab Image Foundation工作,目的是处置一堆经年累月形成的历史图片,机构打算把这些上色、重新打印、重新拍摄的黑白照片整辑,变成更细的图片。”如果只是把照片被整辑成沉闷的档案用来铺尘,Sauvin质疑那不是一个妥当的处理手法,于是他想到,变换意义或许才是拯救它们的出路。
收集得来的1168张照片,有一部分是Sauvin所主持的视觉艺术平台北京银矿的旧档案。Sauvin一开始从中国的二手回收厂收集到一些旧照片,但负片的数量不足,故Sauvin同时收集民间的照片,更请工人追寻不同的地区及跳蚤市场,收集完好的照片。照片呈现的是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平民生活、庶民历史,令我们可从另一角度认识中国。Sauvin认为,这些照片比官方照片更能披露中国的全貌。
受到上述所提那张照片的启发,Sauvin与Lei Lei开始了将1168张照片扫描、重印、绘色的计划。
旧瓶新酒 把写实的旧照片变得抽像
“为黑白照人手上色,占据摄影发展一段很长的历史,更自1930年在中国兴起。”Sauvin说,“你可以在平凡百姓家找到人手上色的黑白照,但当时来说必须遵守一些规定,如天空必需要蓝色,皮肤的颜色只有一种。他们不能自由创作,而多年之后,我感觉到我们有更大的自由打破既定的规条,重塑历史照片的论述。”
把颜色固定在12种可以在中国买得到的相片上色颜料,除了更肆意地大洒“本色”,Lei Lei与Sauvin更将不同的人和婴孩虚构成了一个家庭图片故事,只是这个“家庭”从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用意是摇动照片沉重的历史感,呈现一个革命和战争之外、关于生死的普世故事。
2016年的瑞士Festival Images Vevey,作品以单张相片及连环图的形式展示;2017年的法国安锡国际动画影展(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nimation d’Annecy),色彩丰富的上色照片就以动画的形式呈现,重复为照片上色,色彩渐渐占据了本来的内容。“开初,我把一张照片重复上了100次色,我们很好奇最后的模样。那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甚至我们没有办法令照片看起来美一点或丑一点。”Sauvin说。为了令图片看起来更抽像,与当代视觉创作的论述对话,他们保留了人物面容的黑白照,也不试图探索和还原人物的服饰或背景本来的颜色。
当照片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