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玩转机场主题 本地青年设计Hermès橱窗
香港地,后生仔说自己做艺术设计,很容易被人嘲讽是“废青”。其实香港卧虎藏龙,不少年轻艺术家已获国际肯定。近日,本地80后创作单位Brainrental(大脑出租),凭著幽默、市井、甚至有点“抵死”的美术风格,获得法国殿堂级品牌Hermès(爱马仕)邀请参与香港国际机场专门店扩充后的“carte blanche”橱窗企划。三位香港“杰青”不但带来了一个难得地能教人驻足良久的趣味橱窗,更从中让大家反思生活中的快与慢。摄影︰黄宝莹,部份图片由品牌提供。
由Roger、Kevin和Chu三位80后青少组成的设计团队Brainrental-Lab,创作媒体包括漫画、插画和纸雕塑等,日渐广为人识。今年初,推出首部漫画《急不了先生》,主角生活在名为“急市”的城市,城内的人都活于极急速的生活节奏之中,两条腿进化成四双脚,肚子进化成微波炉,慢的人不但怪异,更被淘汰。月前,Brainrental更把将主角Brian造成搪胶人偶发售。三人贴地而搞笑的风格,看似与高贵优雅的爱马仕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有人疑问他们何德何能,但见过今次的机场店橱窗后,绝对能感受到两者所踫撞出的惊喜效果。
Brainrental擅玩“空间转换”,在iPhone纸雕塑(paper sculture)上建出马桶、跑步机和戏院椅子,讽刺生活被手机绑架;在今回的橱窗设计中,Brainrental将手提行李检查机变成了机场跑道、行李盘内变成了飞机舱。除趣味盎然外,亦反映了他们与爱马仕有共通的幽默感(品牌去年推出缀有鲨鱼卡通图案的Bolide 45手袋,便带有低调而教人惊喜的幽默)。Kevin说︰“今次未去到平时般‘抵死’,但会令人会心微笑。”
因应爱马仕本年主题为“物之本意”(Object sense),素以日常生活反思作为创作宗旨Brainrental便提出橱窗主题为“Slowness”。“我们对‘Object sense’的理解便是‘Slowness’,中文可以是‘慢’或‘漫’,希望探索生活的节奏。”Kevin认为爱马仕在快速的的时尚洪流中,一方面追求科技文化(例如与Leica相机和Apple智能手表的合作),另一方面珍视一针一线的传统工艺,是快与慢结合的节奏。
在扩建后增加的新橱窗中,Brainrental设计了一个怀旧味浓的翻揭式航班资讯牌(Split-Flap Displays),他们在其中加入了两人乘坐热气球的动画,线条简单的人物充满童稚。当航班资讯牌翻揭,不少旅客驻足观看全长约30秒的动画,成了一道商场罕有的风景。Chu说︰“数学计算多由Roger做,Kevin和我主要都是负责绘画,概念是大家一同讨论出来的。”Roger笑言,虽说概念是共同讨论,但Chu则常常有像翻揭式资讯牌这种灵光一闪的鬼主意。
我觉得我们真的不算艺术家,只是喜欢画公仔的人。
其实,今次并非Brainrental首次参加“carte blanche”企划。去年,他们曾经为东京羽田机场的爱马仕专门店以“Flâneur”(漫游者)为题设计橱窗。Roger表示,上回他们运用了公众较为熟悉他们的描绘物(illustrative object)和纸雕塑,在纸的表面画上密集的平面图案,造出衬托产品的场景。虽然效果不俗,但他们与爱马仕方面都希望为观众带来新意,于是今回善用了香港机场店巨大的橱窗空间,只以一个1︰1的行李检查站营造疑幻疑真的感觉。“上次要近距离才看出趣味,今次远看已是一道景色,但如果走近又会看到里面许多的细节。”Roger指出,今次将爱马仕精品融入了场景中,成为戏剧中的道具,例如领呔变成了X光机上的帘子,在金属探测门中悬吊的帽子、皮带和波鞋,其实是个隐形人,当然少不了被检查的行李袋和各式小物。
首任爱马仕橱窗创作总监Annie Beaumel的作品,获巴黎公众称赞为“街头戏剧”,Brainrental今回的作品绝对做到这要求。三人带着港式幽默和创意,带来一个既有本地特色亦具国际水准的艺术橱窗空间,谁还敢说香港新一代创作人比其他地方的逊色?
橱窗细节和趣味无法在此用笔墨尽录,最好还是亲身欣赏。Kevin最后说︰“有机会飞的话,请早一点check in来看一看。”也许,我们都应该缓慢下来,细赏一下身边的事与物,才能重整生活的节奏。
展期︰即日至10月中
地址︰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离港层(L6)东翼大堂6E128及131铺(近21号登机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