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港故·影戏闲情》梳理戏院故事 重温旧香港日常|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香港电影放映历史已有百年,戏院行业兴衰错落,部份戏院的名字随著时代变迁而走进历史。自由撰稿人黄夏柏早于2006年开始撰写戏院网志,他透过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剪报资料、微缩胶片,梳理了香港戏院的故事,撰写了《纸媒港故.影戏闲情》,附上不少珍贵文献和旧报章,甚至私人戏票珍藏,让老戏迷重温掌故,新生代戏迷亦可借此了解香港电影史。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纸媒港故.影戏闲情》-香港百年放映历程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冯杰、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雪姑七友》电影版(资料图片)

你以为动漫卡通真人化的风潮是近年才掀起?原来在旧香港的电影和粤剧中早有先驱。书中记述1937年和路迪士尼推出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卡通片后,香港的皇后戏院及平安戏院随即联映《雪姑七友》。黄夏柏指,当时上海和香港资讯流通,外来影像传入后随即被“消化、分解及重组”。1940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根据《雪姑七友》卡通,改编成真人版的《中国白雪公主》,由吴永刚执导、陈娟娟饰演小白雪。1941年,香港亦推出真人版《雪姑七友》,甚至出现在粤剧舞台。香港沦陷期间,新太平班将《雪姑七友》改编成粤剧,在澳门平安戏院首演,演出广告写:“谭兰卿雪姑宫主瞓玻璃棺材,任剑辉饰王子香吻救佳人”。可惜,粤语片《雪姑七友》已经失佚,无片可考,黄夏柏从年逾八旬的母亲口述中纪录了一些细节。黄母忆起当年饰演“七友”的七位谐星各有特色,“七个人不知怎的找来一辆货车,闹哄哄的直驶至婚礼会场,把被逼婚的雪姑救走,大团圆结局。”

黄夏柏又通过旧报章刊登的广告,追寻昔日戏院开张、结业的蛛丝马迹。1934年,《工商日报》报导警方“防避汽车大运动”,在港九戏院放映照片,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九月)九日新九龙戏院、十日中山戏院、十一日美照戏院”。当年戏院主要以报章作宣传,广告上会细列公映日期,并标示旧历和新历,以方便观众。

已故美国影星阿娃嘉娜1954年曾来港宣传电影《赤足天使》(资料图片)

书中第一部份写影戏,也包括了明星们的佚事。1954年,已故美国影星阿娃嘉娜来港宣传电影《赤足天使》,先后在铜锣湾乐声戏院和旺角百老汇登台。在旺角戏院与观众分享对香港的印象时,有一个小孩上台欢迎她,却童言无忌指嘉娜太高,难以交谈。于是嘉娜脱了高跟鞋,和小朋友拉近距离。

除了电影、粤剧外,第二部份“说闲情”亦纪录了旧香港的日常,例如昔日中秋节的盛况——以往不管港澳,农历八月初一才销售月饼,七月底店家额外聘请帮工做饼,老板员工又会济济一堂像饮宴般围台食饭。黄夏柏形容节日气氛由横街窄巷渗出来。当时月饼有不少咸食种类如叉烧肉月、烧鸭肉月,但随著甜月饼主导市场,咸月饼已日渐淡出。书中不少片段勾勒出旧香港的人文风景,读者们不妨随黄夏柏的足迹寻找昔日情怀。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