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后妻有艺术祭】香港部屋提案征集 本地建筑师、艺术家可递交

撰文: 邓咏瑶
出版:更新:

艺术品不一定要规规矩矩地在房间展示,户外的自然景观亦可成为画廊。“大地艺术”(land art)追求以崭新的角度留意大自然,在不可控的天然环境上,如天气、温度、树木、田地等加上艺术元素,表达人类与生态系统、天然资源、保育等议题。
全球大型的大地艺术展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阔别三年,将在明年重临。香港建筑师与艺术家亦将于异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艺术空间“香港部屋”,夏天以农田为画布,冬天以雪地为灵感泉源,把香港艺术带到日本。

日本两大大地艺术祭之一 在大自然中展示作品 

作为大型土地艺术的“舞台”,不少外国艺术家都在越后妻有留下自己的足迹,包括在行为艺术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她是第一届大地艺术祭的参展者,于越后妻有的一间空屋创造了《梦之家》(Dream House),其实是一间旅馆,让过客入住,然后把当晚做过的梦记录在“梦之书”中。但她为了寻找这间古色古香的日式木房,不惜在大风雪的寒冬下走访多间废屋,才觅得完美的选址。《梦之家》于2011年因地震而差点垮掉,但越后妻有的居民还是尽力保护它,可见他们非常珍惜这些艺术家的心血。

虽然是艺术创作,但旅馆的设施“梦之家”应有尽有,还会贴心的提供西式早餐给外国游客。客人要睡在像棺材般的床上,翌日记下自己的梦境。(艺术祭官网)

越后妻有拥有辽阔的平原和农地,激发不少艺术家以此作为创作背景。德国艺术家Thomas Eller 喜欢把平面与三维空间结合,他列印了自己的人像图并立于越后妻有的草地上,成为一处特别又诡异的风景,这位艺术家似乎很喜欢中国文化,他指出,从侧面看过去,纤薄的人像板和背后支撑住图像的杆,形成了中文字:“人”。

德国艺术家Thomas Eller 作品《The human re-entering nature》,杂草缓缓地沿人像向上攀也是创作理念之一。(艺术祭官网)

位处乡郊,越后妻有没有大都市的繁暄,故不少艺术家都会在此创作以人类与大自然为题的作品。日本艺术家内海昭子受越后妻有特有的自然景观感染,以不打扰、静静地欣赏自然之美为理念,创造了一扇立于户外的窗。

内海昭子作品《For Lots of Lost Windows》,她特意安上窗纱让微风吹起,成为越后妻有一道唯美的风景。(艺术祭官网)

别以为当地艺术品都是一本正经,当中亦不乏惹趣的作品。艺术家开发好明为当地的猪肉店和车库添上各种可爱的表情,一开始只会画快乐的表情,后来因为居民要求,他才添上悲伤、愤怒等脸孔。有一次他在一座仓库上画了个在哭泣的脸,业主却表示不欢迎,他说:“地震摧毁了我的房屋,就只剩这小小的仓库是完好的。”开发好明表示受到这句话深深的震撼。

开发好明作品《Kamaboko Face》,Kamaboko是日本鱼糕的意思,鱼糕有点像吃拉面时的鸣门卷,但人们会画上可爱的卡通吸引小孩子,而艺术家就在居民的仓库画上如鱼糕一样的图案。(艺术祭官网)

草间弥生亦曾把她的专属“波点”带到越后妻有,成就据说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花开的越后妻有》;著名台湾插画家几米则以越后妻有的风土人文为题材,画了绘本《忘记亲一下》,并把绘本重塑成装置艺术,于土市站及越后水泽站展出。

荒废的雪国大地 以艺术唤回生气

本地农夫赴日本耕作 以艺术回应香港土地问题

康文署艺术推广办事处近日发起提案征集,以“香港部屋”参加下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作为香港及日本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可供香港艺术家驻留并举办展览和工作坊,预计于 2018 年开始投入运作。

提案分成建筑提案和艺术提案。建筑提案包括建筑的外观、结构和室内设计,需考虑功能、美感和可持续性等,工程则会交由日本专才负责,预计于明年6月完成;而艺术提案需以越后妻有的独特文化作为重点,并能连结不同的文化(比如香港)。评选委员会包括北川富朗、艺术推广办事处总监刘凤霞、艺术推广办事处馆长罗欣欣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

“香港部屋”提案征集

参加资格:年满 18 岁并持有效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截止日期:2017年8月11日

提案数目:每位或每组最多两份

入围数目:1份(建筑);3份(艺术)

奖项: 港币100,000 元委约金(建筑);不多于港币 400,000 元委约金(艺术)

递交地点:北角油街 12 号油街实现

查询:2512 3018 / 2512 3034 / 2512 3020(艺术推广办事处公共艺术组)

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