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岂是旧酒新瓶 银行创新之父:银行还有存在价值吗?

撰文: 仲𪲔因
出版:更新:
当都市生活模式日趋“智能化”,银行界要转营及力推创新网上服务的策略实在刻不容缓。(iStock)

还记得上次到银行“打簿”是什么时候了吗?

在这个动动指头就“无所不能”的时代,买股票、转帐、汇款、查阅户口交易记录等都可在手机办妥,就连每月寄来的月结单都快被淘汰,更莫说“红簿仔”这些陈年旧物了。当我们的“肉身”已不必再为绿豆小事而到银行大排长龙之际,远方隐然有问题浮上水面:实体银行还有存在价值吗?

出版过《银行2.0》、《银行3.0》及《打破银行》等著作,论尽银行转型之道兼具“银行创新教父”之称的Brett King上月来港分享他眼中“银行4.0”的世界,他认为银行业现今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客户行为的转变:从以往透过分行获得银行服务,转变成今日透过手机获得服务;客户要求亦从单一的服务或产品,转向追求体验。就此,他认为改变银行业的“老土”形象,例如把分行粉饰得如Apple Store一样以吸纳年轻客户等,是完全把问题错误聚焦,因为今天的最大问题是消费者已失去到银行分行的诱因。

Brett指出,银行吸纳客户的成本在过去13年持续上升,边际利润几乎被“挤干”,假若银行界仍抱著旧思维,奢望透过建立分行来赚钱,便将在客户行为转变和边际利润递减的死胡同里翻不了身。因此他提出“First Principle”,要以创新思维重新设计“银行”。

相关文章:更准更快颠覆金融业 FinTech“跑马仔”时代降临

“银行创新教父”Brett King早前于香港的创业活动分享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见解。(StartmeupHK提供)

形式腐朽   但需求恒久不变

要重新设计银行,就要先了解银行的核心价值。跳过现今数之不尽的产品服务,剥开洋葱,Brett认为银行的3大核心功能为“支付功能”、“储存价值功能”及“信贷功能”。信用卡可以有“死亡”的一天,但人类的信贷的需求并不会“死亡”;银行分行可以消失,但人们对专业财务策划的需求亦不会消失。从前银行将核心功能包装成产品,再透过分行传递给客人,但今日兴起的移动工具与人工智能将会让银行摒除产品,回归核心功用。

在Brett的眼中,把现有的银行产品放上手机只是旧酒新瓶,银行界需要的是“抓紧核心功能而重新自我设计”的创新能力,这就是他一再强调的First Principle原则。将金融服务流程革新,Brett认为支付宝和余额宝便是建基于First Principle,重新设计支付系统的成功例子,反观Apple Pay只是将实体信用卡“硬塞”进手机里,当中毫无革新可言,只是旧酒新瓶的样板。“今天,做一个按揭需要经过银行分行、法例程序,还要客户亲身到分行签署文件。如果可以再设计银行服务流程,你还会把以上的元素加进去吗?”

银行业要“转身”不易,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合作或并购至旗下是可行的方案。而在一间间银行巨人转身之际,人工智能的运用亦将愈来愈吃重。Brett直言,人力资源在银行系统里最大的弱点是无法带来即时收益,因此AI的应用将会大量威胁前线员工、以及“师”字辈职业:会计师和核数师。而随著银行服务日益科技化,未来银行将会无缝融入生活,不过他相信这非但不会把年长顾客拒诸门外,反倒是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大便利,例如今天各式各样的柜员机是以不同的银行作区分,但以后可能是客户在入卡后,人工智能便自动导向相关的银行系统,让客户从此毋需在街上苦苦寻找各种指定的银行柜员机;又或是出粮户口在低于一定水平后,人工智能已能在客户开口前,预计到用户有借贷需要而提供服务。

“银行4.0”的世界,将是一套打破界限,重新设计的系统,便利人类的同时也会威胁就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股势头将无人能挡。

Brett King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