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Shopping不是绝对 趋势顾问:行街是消费者基本需要

撰文: 陈彦婷
出版:更新:

零售趋势现时向网上发展,有些品牌更利用科技大搞噱头,甚至以VR技术让顾客与当红明星来一场约会或让顾客用眼睛“购物”,但在这人人走向电子市场的同时,实体店的价值是不是真的等于零?

香港人还是喜欢“要摸要试”的购物体验。(iStock)

立即按此 追踪更多StartmeupHK 2017活动花絮!

TrendWatching策略顾问Acacia Leroy表示网购发展虽成趋势,但实体店在未来亦有存在价值。(大会提供)

“我不相信实体店是在衰落”。专门分析亚太地区动态的策略顾问Acacia Leroy日前在StartmeupHK香港创业节活动上提出这番言论,坚信实体店仍有生存空间。“就如新加坡般,这是个很小的城市,大众在周末仅有的活动就是去逛商场,或许香港的状况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商场,我相信会夺走很多消费者一个‘被娱乐’的基本需要。”

她指很多知名的网店品牌已在筹备开设实体店,例如跨国电子商务企业亚马逊开设的实体店Amazon Go、新加坡网上时装品牌love, bonito亦开设pop-up store,以满足顾客要买要睇的心态。她指购物是一种“经验”,而非单纯要“购买产品”,而网购的成功既在它方便及选择多,因此企业家要考虑的将是如何把实体店与网店的优点融合为一,为顾客提供一个最佳的购物体验。

Grana设有pop-up store,可让顾客先试后买。(品牌提供)
Luke Grana认为实体店对零售业仍有一定重要性,因此他所经营的品牌尽管以网购生意为主,但他仍愿意投放资源开设pop-up store。(大会提供)

以e-commerce(电子贸易)模式经营的香港时装品牌不算多,不过时装品牌Grana就是一个可以印证Leroy言论的例子。来自澳大利亚的Luke于2013年创办时装品牌Grana,本来主要以网购形式经营,但他直言在香港揾食艰难,现在决定开设实体店来满足市场,“我发现,每当我们办pop-up store时,零售额便有上升的趋势。”时装如科技一样,日新月异而且有海量的选择,加上香港网上购物的文化只是在数年前兴起,市场不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成熟,所以大众买衫仍然希望“要摸要睇”。“我本来只希望做e-commerce(电子贸易),没想过需要做实体店,但原来开店是很重要的。”

Grana成立的原意,是希望让厂家和顾客直接接洽,剔除中介与分销商在中间的角色,品牌又在网上经营,减省租金、灯油火蜡等开支,让顾客可以物超所值的价钱买到优质的布料。虽然开设实体店的决定与创业时的预想有出入,但Luke未想将市场完全转在实体店上,“如果我们走向店舖发展,既要交租、发薪水,又要保持现有的产品品质,那价格便不可能维持像现在般的低。”Luke希望藉实体店为切入点,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并继香港后,于来年在上海及纽约开设实体店,望客人在店内“睇过、摸过、试过上身”后会增加对产品的信心,从而令品牌可吸纳惯常入实体店购物的顾客。不过Luke最后再强调一点,“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品牌仍会以online为主,网上销售量继续占上9成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