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线临近潜力才无限大? 拆解拖延症心态4个原因统统只是借口!
用遍所有时间管理方式,也提早到公司处理工作,下班时却还是发现待办清单上还有一长串任务没完成、“拖延症”又发作吗?
拖延症背后的4种心态:(按图了解)
根治偷懒、逃避的心态,不能完全仰赖表面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为甚么”拖延,否则难以靠对的技巧根除病魔。《Business Insider》找到专门辅导客户高效率达成目标的教练,分享拖延背后隐藏了 4 种心态,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彻底告别拖延。
1. 表现者(performer):我在压力下会做得更好!
表现者类型的工作者认为愈是在高压、短时间的条件下,愈能激发自己的潜力,交出很棒的成果。然而,这可能只是自欺欺人,毕竟资源不足、期限紧迫,做起事来就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反而容易疏漏。
如果你自认是表现者,很有可能是不太懂得拆解一项工作,错估它应该启动的时间,因此到最后一刻只好卯足全力完成。最合适的解法,是尽可能比自己估计的工时,再提早一些开始准备,并学会拆分工作内容,一定有部分环节可以预先完成,让后面流程更加顺畅。
相关文章:工作习惯叹慢板静待死线来临? 5大拖延症成因压力外疾病也关事
2. 忙碌逃避者(overbooker):我真的好多事情要做!
有些人整天都喊着好忙,晚上还都留下来加班,却依然抱怨某些事情做也做不完?
原来“忙碌”经常会成为拖延的借口,例如其他部门请你协助的专案,得调阅很多细锁的数据,对方又很谨慎,经常检查出小错误,导致你不想面对,就用太多事情得做,不断延后这项工作的处理顺序。
要停止这样的拖延心态,请正视自己的问题:到底害怕或忧虑甚么事? 也许是你还不熟悉怎么处理数据,担心得来一直来回更正,所以应该寻求资深同事或主管协助,学好处理方式,未来就不会再害怕类似的工作。
3. 自嘲者(self-deprecator):我就只是不想努力!
两位教练发现,有些客户会故意延宕工作,并习惯归咎于自己不情愿或懒散,但他们不是无法达成那些任务,只是不愿承认身心已经疲惫,需要休息或充电。
也就是说这些人只是爱面子,宁愿展现自己刻意不做,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脆弱的一面,尤其男性工作者很容易陷入这种假性拖延。因此改善方案相当简单,就是学着理解人都会疲累,适度放过自己、休息一下,会更有助于你工作的表现。
4. 新奇事物症候群(novelty seeker):我又有一个好点子!
“应该要找外部厂商协助。”“不对,也许内部做就好,还能省成本。”三天两头就浮出对某项工作的新想法,所以一直“卷土重来”,也是造成拖延的原因。脑中有源源不绝的点子固然很好,可是当不断打掉重练、没办法产出结果时,自然难以在期限内完成工作。
想化解这种症候群,就要真正搞懂“试错”(选择一个可能的解法应用在某个问题上,如果失败了,再选择另一个可能的解法再继续尝试下去)的定义,例如一项新产品的好坏,不是“你觉得”就是对的,提供试做版本给顾客、从他们身上获得回馈,可以更精准找到改善方向。因此下次冒出点子时别急着马上行动,告诉自己至少看到成果、分析反馈,进度才不会永远在原地打转。
相关文章:【自我管理】如何摆脱加班穷忙人生? 用“7加减2”法则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半泽直树】“凡事都跟上司争没用的!” 点评第二季8大金句!
【本文获“经理人”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