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化验师入职医管局起薪30k 为6大优势产业怎么人手长期短缺?

撰文: 大学线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政府于9月初推行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并以本港目前医务化验检测能力不足为由,以豁免注册方式短暂引入内地检验人员;做法除了引起市民对私隐及内地人员资历的质疑外,本港医务检测承载力亦备受关注。
虽然医疗化验行业是“六大优势产业”中检测及认证业的一部分,但有业界人士指,无论新冠肺炎有否来袭,医务化验业界一直处于人手及资源严重不足的处境,加上疫情下工作量有增无减,令医务化验行业面临崩溃。
记者|莫浩廷 编辑|蔡健行 摄影|莫浩廷 蔡健行

【相关图辑】▼全民检测计划展开 市民及官员参与情况▼

+11

本港医务化验行业主要分为临床生化学、细胞病理学、血液学及微生物学四大范畴,由病毒所致的新冠肺炎,化验由微生物科负责检测。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资料,卫生署的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现时每日可处理约7,000个新冠肺炎病毒样本。至于公营医院,医管局指化验量最高峰亦同样为约7,000个。惟公营化验系统不足应付新冠肺炎疫情,卫生署因而向五间本地私营化验所直接采购检测服务。

公院化验师工作量爆煲 疯狂加班

一开始我们都有制定截止(收集标本)时间,但到最高峰,6、7月的时候就没有了;标本堆积起来还是要处理,其实都是24小时不断在做。
Larry(化名)

公营体系长期人手紧拙,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医务化验的人手问题更显严峻。Larry(化名)是公立医院微生物科的化验师,他工作的化验室,疫情前已经需要超时工作;7月疫情再踏入高峰,原定朝九晚十运作的化验室,需要改为24小时运作,应付紧急化验及新冠肺炎测试:“一开始我们都有制定截止(收集标本)时间,但到最高峰,6、7月的时候就没有了;标本堆积起来还是要处理,其实都是24小时不断在做。”Larry指,新冠肺炎的快速测试需时约45分钟,至于核酸检测则至少需要3小时。根据卫生防护中心资料,在疫情第三波高峰的7、8月,卫生署和医管局平均每日化验约9,500个新冠病毒检测样本。

Larry指,自疫情开始到8月,由于工作增加,化验室全体需要重新调整假期安排,以应付化验需求,甚至最夸张的一次有同事试过加班三至四小时。除加聘员工和退休化验师应付,医院曾指派其他科别化验师负责微生物科常规工作,奈何要先训练他们约一周,故后期取消了这个安排。

化验工作不能延误 加班已是等闲事

至于平日工作,Larry说,微生物科一般较多人手工作。他指种菌、试药等每个步骤都非常耗时,而微生物繁殖更需时一天,因此当日工作必须当日完成;在疫情前,同事已经常加班,也不愿意拖延化验程序。因为医生是需要按照化验报告,断定病情以及安排合适治疗。一旦化验延迟,病人未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公营医院化验室除了微生物科外,其他无需处理新冠肺炎化验的科别亦同样面对庞大工作量。医管局员工阵线理事梁启维同样是在公营医院工作的注册化验师,他所属的临床生化科,每日处理约4,500个样本,主要是化验体液,例如尿液、血液等。虽然较多应用自动化,但工作仍然应接不暇,近来情况更加恶化。

【相关图辑】▼01实测咽喉拭子采样▼

+2

仪器过劳出故障 延误化验进度

机器太操劳,一日做几千支,很难不坏的。
梁启维

人手以外,资源也是个大问题。梁启维表示,临床生化学的化验大部分都依靠仪器,惟机器经常耗损却未有适时更换。公院的检测仪器因庞大工作量,经常故障,但还要继续使用,直至有预算更换为止:“机器太操劳,一日做几千支,很难不坏的。”他说,化验师除了负责化验外,也需要维修仪器。他们在开始工作前会先检查机器,通常那时就会发现问题,有时更要半日才能够修理好。化验师一方面要修理坏机,另一方面要检查和启用后备仪器,会推迟化验工作,结果难免要加班。

医管局员工阵线理事梁启维认为,医疗系统需要为突发情况预留承载力。(大学线授权提供 / 莫浩廷摄)

梁启维指,过往医生会要求化验部门做额外的化验工作,希望能够为病人做到更全面的化验,方作诊断,但现时受资源所限也只能回绝这些要求,令医生只能为病人安排较必要的化验。

疫情期间 私营化验所亦要加班

公营化验工作超负荷,私营化验所亦需要增聘人手及加班,才能应付庞大的样本量。

香港(CH)病理检验中心是其中一间获政府认证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化验所,亦是向卫生署提供化验服务的五间化验所之一;中心化验室经理侯元琪指,化验所约在6月开始每日最多会收到以千计的样本,包括来自卫生署以及私家医生转介市民的深喉唾液样本和鼻咽拭子样本。就此,中心虽然在高峰期已在原有人手中安排十人应付工作,并且加聘了两、三名医务化验师和一名助理,但化验量之多依然难以应付。她透露,有部分早更同事本应在早上8时上班,亦特意提早到早上6、7时便到化验室开始工作,甚至由上午工作至凌晨12点,部分同事更愿意在放假的星期日亦回公司加班。

香港(CH)病理检验中心化验室经理侯元琪指,疫情高峰期有同事愿意在星期日加班处理新冠肺炎化验样本。(大学线授权提供 / 蔡健行摄)

人手长期短缺 公、私营化验所争人用

目前全港共有3,900多名注册医务化验师,其中1600多人由医管局聘用,占全部人数超过三分之一。然而,根据食物及卫生局在2017年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本港的医务化验人力资源推测为“有轻微短缺或大致平衡”,又预计今年有44个空缺,而人手短缺的情况将于未来十年持续;而当中大部分将是医管局的空缺。

虽然过往10个年度医管局医务化验人手一直增加,但仍然出现人手空缺。(资料来源: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年报)

东华学院医疗化验科学理学士课程主任李世杰指,毕业生入职医管局的职级为副医务化验师,连同员工津贴起薪约三万元,薪酬理想加上发展机会较多下,几乎全部毕业生均投身医管局。他续指,虽然不少私家医院的化验部门的薪酬已与医管局看齐,甚至更高,惟在公营医院工作则能接触较多种类化验工作,故仍较吸引。

在私营化验所方面,香港(CH)病理检验中心化验室经理侯元琪表示,大多数本地大学毕业生皆被医管局吸纳,私营化验所要招聘合适人选最长需等三、四个月。不过,她指私营化验所工资水平,开始追上公院,也观察到更多化验师希望留在私营化验所,因为能接触多方面工作、不用当夜班,而公司亦有明确的职级系统,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

增学额追不上需求 培训新血需时

(大学线授权提供)

目前本港的医疗科学学士课程,主要由香港理工大学及东华学院开办;现时每年学额分别为54及45个;另外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 SPACE)每两年亦会开办一次医事技术高级证书课程,提供约70个学额。

李世杰指出,2003年沙士后经济不景,及后医管局近十年没有聘请新的医务化验师,相关学科学额也减少,令行业出现断层,青黄不接。而现时医生在诊断病人时愈来愈依靠化验结果,同时希望能够透过更多化验得知病人的临床资讯,加上人口老化,导致化验需求上升,公院平均每年化验量增加至少10%。他又指,过往与食卫局开会时,局方表示希望校方能增加学额,而学院亦已多次增加学额,由2012年20个,到2017年增加至30个,其后于2019年加至45个,但要满足人手需求,始终需要时间。

批政府欠长期计划 教学配套需并行

东华学院医疗化验科学副课程主任朱杏楣指,除了依照未来需求推算规划学额,当局也要兼顾其他配套和就业前景;目前政府没有长期计划创造职位支撑行业,慢慢增加学额“未尝不是好事”。李世杰亦指出,目前学校实验室有限,若果贸然增加收生,将对实验室构成压力。

东华学院医疗化验科学学士课程主任李世杰(右)和副课程主任朱杏楣(左)表示,医务化验训练需要政府领导规划发展。(莫浩廷摄)

《大学线》就医务化验行业人力和资源问题向食物及卫生局查询,局方回应指,有关报告是按医疗服务使用率和人力供应作推算,并且配合大学教育资助委员的三年规划期,每三年进行一次医疗专业人员人力规划和推算工作,预计今年年底会有新一份报告。

(大学线授权提供)

【延伸阅读】专访|东区“唔使瞓”微生物医生心系检测 凌晨与张竹君商疫情

东区医院临床微生物部团队“抵御力”顽强,在高峰期病房接收了全港四分之一确诊病人,实验室须由朝9晚6,扩大至24小时运作。
行医23年的胡家伦医生有份统筹港岛东医院联网的化验工作,同事形容他“唔使瞓”,他在接受《香港01》专访时透露,在疫情最严重时,曾与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在凌晨1、2时传讯息,交代群组爆发情况…

▼点击下图看化验程序▼

+1

▼01直击火眼实验室▼

+27

【本文获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习刊物《大学线》授权转载,原文:医务化验师缺人 疫情下工作量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