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工作气氛良好属假象? 前员工:不容异议、似邪教

撰文: 曾凯茵
出版:更新:

虽然Facebook以神级员工福利多而闻名,但据外媒访问多位已离职Facebook员工,却获得“公司内部文化似邪教”的评语,皆因Facebook强调员工必须重视公司多于个人生活,不容讯异议,其考核制度导政员工之间无谓的社交,只重视短期目标,却忽略了用户利益。

虽然COO Sandberg鼓励同事有话直说,做自己,但领导文化及评核制度令现实背道而驰。(资料图片)

根据外媒 CNBC 报导,多位已离职员工都指 Facebook 仍使用由上而下的领导模式,而且不鼓励员工发表异议,这两点都与 COO Sheryl Sandberg 常说的“做真正的自己”背道而驰。一位2018年初离职的前经理表示:“每次我有异议,都会收到投诉。”另一位于2017年离开的员工表示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个人意见的重要性无可避免地缩小,甚至指公司有个看不见的“泡泡”,阻止下属批评上司。

评级制度致虚伪社交、目标短视

企业文化这点或许仍含主观成本,但Facebook实际上亦有一些具体措施令部份员工感不满。例如,Facebook每年进行两次员工分级考核制度(stack ranking),过程中除要求上司给予评价外,公司还会要求五位同级同事一同参与评估,然而由于同级的评价是匿名且无可反驳的,结果迫使员工得想尽办法在公司内争取及建立友谊,例如共进午餐和下班后一起玩乐,免得不参与的话会被排挤。

另外,员工亦会被分成七个等级,就像大学拉curve一样,田于只有首几个百分比的员工才可获得理想的等级,结果不少中层人员求确保得力助手/心爱下属获得“靓Grade”,便会对他们照料有加,但却不会为无感、不喜的下属出头。

根据两位前高层对CNBC的爆料,各等级的获得人数比例如下:

此外,员工会被分成七个等级,就像大学拉curve一样,只有头百分之几的人才可获得某个等级,于是中层都要确保得力助心/心爱下属获得靓Grade,却不会为无感、不喜的下属出头。

根据两位前高层对CNBC的爆料,各等级的获得人数比例如下:

重新定义(Redefine):最高等级,只有少于5%员工能够获得
远远超出期望(Greatly exceeds expectations):10%
超出期望(Exceeds): 35 %
达到所有要求(Meets all):30-40%
达到大部分要求(Meets most):会令未来雇用带有危机的低分数,适用于剩下的10-15%员工
达到部分要求(Meets some):非常少见的等级,一出现就等于被炒
无法达到要求(Does not meet):极为少见的等级,获这评级的员工大部分早已被炒掉

而自2017年开始,Facebook在Grade的比例上控制得越发严格。(Getty/VCG)

由于这个考核需于每年二月及八月完成,因此员到六月及十二月时便会特别勤力,疯狂OT,又都追逐短期效果,推出可以提高用户互动的功能,企图给上司留下好印象,从而得到升职,却这种风气却因此牺牲了用户私隐和体验等更应该他们认真处理的事情。

在是次报道中,也有一位已离职的年轻女性员工分享一次经验:她曾在去年10月初在公司内部召开的意见大会中跟 Sheryl Sandberg 说:

“其实我并不想告诉你,但我得说我们(Facebook员工)正承受着必须假装‘这里什么问题都没有’及‘在这里工作是很美妙’旳压力。事实上,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因我们不应该有这种明明不喜欢,却又必须扮作欣喜的压力。”

这番说话随即赢得一片掌声,然而其实亦反映出,Facebook在提供各种神级员工福利及优厚待遇,工作也似是有着使命感,教外人深感企业员工以能在 Facebook 工作为荣时,背后其实仍有很多不为外人道的不公与虚伪在其中。

(资料来源:CNBC)

立即下载《香港01》,紧贴公务员职位空缺、劳工处笋工推介,了解CV、面试致胜技巧!
下载网址:
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