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叶蔚琳抗九巴显女权精神 建造、餐饮业亦有坚毅代表
在今天,有些仍为男性主导的行业里,也有如九巴女车长叶蔚琳般的杰出女性。趁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此分享她与另外2位分别来自建造及餐饮业的女性,如何抱着坚毅的态度应付职场上的挑战。
巴士女车长:叶蔚琳
女车长叶蔚琳过去两星期都是香港新闻的焦点。身为九巴月薪车长大联盟召集人之一的她,曾在传媒访问中说过自己从未参加过社会抗争,但为了争取巴士司机的权益,所以便勇敢站出来,发动罢驶行动。当初面对九巴的严惩警告,她不畏强权,那一句:“我第一个企出嚟,死就死我先,预咗!”更显得巾帼不让须眉,正正彰显今天“国际妇女节”的精神。
其实,诞生于161年前的妇女节,便是缘起于美国纽约一群从事服装及纺织的女工为反对12小时工作制、低薪及恶劣工作环境而发起的游行抗议。
当年的正义精神便在今日的香港重演。叶蔚琳在今天的媒体访问中表示对过去行动“问心无愧,盖棺时都死而无憾”。她绝对是今日香港的最佳妇女节代表。
建造业:“铁娘子”娣姐
人称娣姐的陈火娣可谓是香港建造业近年来最突出的杰出女性代表。她打破“扎铁工潮全男班”的定律,成为全港首位扎铁女工人,是名副其实的“铁娘子”。
娣姐的爸爸是位扎铁判头,曾经希望有子女能继承家业。三女一子中只有娣姐一人能了爸爸的心愿,可惜环境不许可,也要养家顾口,她才无法去做。直到20年后,得到丈夫和儿子支持,终于圆梦。
日晒雨淋,搬搬擡擡在建造业是常态,对体力要求极高,娣姐在接受传媒访问时也坦言,看图纸和体能要求是她从事建造业的最大难关,但她不甘放弃,坚持每天练习一小时搬钢筋,即使有男同学愿意帮忙也坚定拒绝,因为她深明到了地盘落手落脚时都要自己来,在课堂上接受别人的帮忙等于害了自己。
娣姐最大的光茫在于她“唔怕挨”、有理想,正是多得百年前的女性同样“唔怕挨”,才争取到女性今天的地位。
厨师:饮食界奥斯卡得主Vicky Lau
香港从事饮食业的女性不少,但在高级餐饮界里仍是以男性为主导。然而,Vicky Lau刘韵棋凭着热情,也能在饮食界闯出一片天。
Vicky曾在外国从事设计工作,返港后曾有过短暂迷茫期,至机缘巧合下发现自己有厨艺天分,于是修读完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后,便开了一间Tate Dining Room & Bar的小型餐厅小试牛刀。她其后于2015年获得有“饮食界奥斯卡”之称的“凯歌香槟亚洲最佳女厨师”(Veuve Clicquot Asia's Best Female Chef 2015),乃首位获得这殊荣的香港厨师。
她说过自己未曾因女性身分而在厨房享受特别待遇,皆因科技发达,让做菜比以前方便,现在男女工作时所做的都一样,而她亦不认为自己与男性厨师有什么不同。碰巧,妇女节所追求的妇女权益并非要女性压倒男性,而是两性能够平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