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在公共屋邨中 寻找喘息的空间
撰文: 黄永俊 柯咏敏 黄泳桦
出版:更新:
现代公屋的设计,大至大厦的座向,小至一棵树,都经过不同专家研究,结果公屋诞生了“文化广场”、“静思花园”这些甚有中产意味的设计。公屋设计至今的标准仍是“以人为本”,但我们不禁想问,当中有几多部分聆听“人”的声音?
居民的需要并非如此难懂──应付日常所需的店舖、负担得起的租金经营小店、让小孩“通山跑”的公共空间、适合吹水乘凉的环境……脑海中飘过一个个屋邨的画面,发现回溯到1960年代的华富邨,当时的生活才拥有现代公屋缺乏的温度。
是进步还是倒退?一幢又一幢如工厂倒模出来的高楼,模糊了方向的同时,身份亦糊掉了。
回到问题的基本,公屋除了租金平之外,还有甚么价值?当政府在追逐数字的同时,人的份量又有多重?
摄影: 黄永俊
撰文: 柯咏敏,黄泳桦
居民的需要并非如此难懂──应付日常所需的店舖、负担得起的租金经营小店、让小孩“通山跑”的公共空间、适合吹水乘凉的环境……脑海中飘过一个个屋邨的画面,发现回溯到1960年代的华富邨,当时的生活才拥有现代公屋缺乏的温度。
是进步还是倒退?一幢又一幢如工厂倒模出来的高楼,模糊了方向的同时,身份亦糊掉了。
回到问题的基本,公屋除了租金平之外,还有甚么价值?当政府在追逐数字的同时,人的份量又有多重?
摄影: 黄永俊
撰文: 柯咏敏,黄泳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