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在德辅道中踢波唱歌跳舞 属于每个人的街道 

撰文: 摄影组 樊素心
出版:更新:

中环至上环的一段德辅道中今天(9月15日)摇身一变成为行人专用区。平日属于汽车和电车的马路,今天变回属于每个人的道路。跳舞、唱歌、踢波、讲故事、甚或只是坐一坐,歇息一下也无任欢迎。“非常香港”与不同团体合办的“非常( )德”活动,旨在令香港人重新想像街道的可能性。参与者的笑容和笑声,令周日的中上环热闹非常。原来道路和空间可以这样运用!摄影:梁鹏威 撰文:樊素心

循环再用,碎掉的废纸条都可以成为小朋友“玩具”。(梁鹏威摄)
“街头舞蹈教室”:年轻情侣路过即场学舞。(梁鹏威摄)
“柏油路上的小绿洲”是最佳打卡地点。(梁鹏威摄)
小朋友最开心,传统手艺班教你自制迷你舞狮头。(梁鹏威摄)
是日德辅道中没有汽车,有“纸皮车”。(梁鹏威摄)
马路上有亲子营?非牟利组织“绿脚丫”说可以。(梁鹏威摄)
设立专用区有助提改善环境,更带动人流。(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这天看不到汽车。(梁鹏威摄)
大棚架与小棚架。(梁鹏威摄)
现场有多个摊位,长春社宣传保育古迹,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了解。(梁鹏威摄)
“营盘耕作”由西营盘把植物带到中、上环。(梁鹏威摄)
谁说马路不可以踢足球?(梁鹏威摄)
只要有自信,街道变身舞台,行人就是观众。(梁鹏威摄)
没有汽车,不如踏单车慢游中环?(梁鹏威摄)
学生乐团为电车乘客带来几秒悠扬音乐。(梁鹏威摄)
斗车比赛,不一定四个轮,两个轮也可以。(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去年9月有民间团体在德辅道中马路办活动,希望唤醒城市人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及推动更步行友善的城市规划。(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亲子阅读时间,路过想听就坐下。(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假日不一样的中环。(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