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大学生做实习农夫 从一棵菜反思城乡关系

撰文: 江智骞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大学生除了参加Ocamp,还会到职场体验,例如是落手落脚下田做实习农夫,关心环境之余,更学习连系社区。去年开始,欧罗有机农场的主人兼农夫黄如荣(阿荣)每逢暑假,都会接收十多个来自各大专院校、就读环境学科的学生,今年便有15个实习农夫和第二年来学习的见习农夫。阿荣会教他们拔草、翻土、施肥、培苗,让他们带导赏团,甚至往农墟摆卖、到公司见客。摄影:江智骞,撰文:黄妍萍

大学生除了参加Ocamp,还会到职场体验,例如是落手落脚下田做实习农夫,关心环境之余,更学习连系社区。去年开始,欧罗有机农场的主人兼农夫黄如荣(阿荣)每逢暑假,都会接收十多个来自各大专院校、就读环境学科的学生,今年便有15个实习农夫和第二年来学习的见习农夫。炎夏的周六,未及正午已烈日当空,第二年来到学习的陈肇祺(Ben)带着十数人的导赏团,指向左边,说那是茄子,转到右边,说是秋葵,然后指着田边的堆肥解释和化肥的分别。(江智骞摄)
Ben去年已来过做实习,今年刚自环境及资源管理系毕业,将进修硕士,暑假期间再来当见习农夫。当天他在农场走一圈,要皱眉顶着阳光,满头大汗一直流,却仍然说:“喜欢大自然嘛。”在炎夏中工作,他说:“忍一忍就可以了,身体会适应。”(江智骞摄)
做农夫,谁都知道辛苦。这些学生不乏在冷气房实习的机会,如在保育机构做资料搜集、在实验室做研究。令他们坚持的,是对环境的热爱。(江智骞摄)
脱离城市生活,在落手落脚做事的过程中,这些学生找到另一种生存模式。在其中,他们更感受到土地给人的回应。(江智骞摄)
实习学生Horace带着锄头,准备和Ben一起教导赏团团友除草。(江智𬸣摄)
农夫实习生正在用刀割下树木的攀藤。(江智骞摄)
不习惯在田间耕作的实习生们,双手偶然也会感到疲累不堪。(江智骞摄)
忍受著酷热,实习生在田间耕作。其中一位实习生Eric反问:“香港农业规模在缩细,另一方面商界发展的速度又是否太快?他们在侵蚀这个地方,令农业消失,香港环境都变得差了。”(江智骞摄)
农田中的收成。(江智骞摄)
大热天时,一抹冰水洗面是最佳的解暑方法。(江智骞摄)
劳动了一个上午,坐下来吃一顿即采即煮的饭菜,菜式不多。没有特别招待,但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左一的是欧罗有机农场的主人兼农夫黄如荣(阿荣)。(江智骞摄)
饭后齐齐洗干净碗筷。Ben说:“我们每一刻都生活在大自然里,时刻都在拿取自然资源——水、木材、空气,人与自然环环相扣。会思考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江智骞摄)
学生由此看到农业在香港社会中的限制——作物价钱低、大众不了解有机耕作的价值,农夫因而要想尽办法,在每日耕作以外,再花心思做推广。除此以外,土地政策亦是一大问题——“看见马宝宝农场被收地,会觉得不太稳定。”Ben说。(江智骞摄)
除了落田耕作,学生们还要做送货,把收成的农作物包妥,亲身送到订购了蔬菜的客户手中。(江智骞摄)
有参与实习农夫计划的学生觉得由农场运作到生活反思,再延伸至对环境、社会、农业的思考,踏上泥土,会比较有耐心了解事物。大自然、土地,给予人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考的空间。思考过后,他们都多了一分保护环境的决心。(江智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