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香港贺诞你忽略了的配角:戏棚

撰文: 摄影组
出版:更新:

贺诞是香港地方文化的传统,当中粤剧、神功戏和传统仪式自然是焦点,却有人留意总被忽略的配角──戏棚。搭戏棚,不易。难度高戏棚如艺术品,不只实用,亦令人赞叹师傅手艺。戏棚不只是高超的民间技艺,它是文化载体,承载粤剧和神功戏,连接周边的花炮、花牌和传统摊档。贺诞本意是那一个族群区、那一个社区的事,用作酬神娱人,更是社交场所。

贺诞是香港地方文化的传统,当中粤剧、神功戏和传统仪式自然是焦点,却有人留意总被忽略的配角──戏棚。(马熙烈摄)
白字戏在海内外的潮洲人、鹤佬人聚落盛行,故大王爷诞必有白字戏。(马熙烈摄)
搭戏棚,不易。难度高戏棚如艺术品,不只实用,亦令人赞叹师傅手艺。(马熙烈摄)
戏棚不只是高超的民间技艺,它是文化载体,承载粤剧和神功戏,连接周边的花炮、花牌和传统摊档。(马熙烈摄)
神功戏后台,工作人员以电脑操作台上特效。(马熙烈摄)
当然也少不了奏乐的乐师。(马熙烈摄)
贺诞本意是那一个族群区、那一个社区的事,用作酬神娱人,更是社交场所。(马熙烈摄)
(马熙烈摄)
贺诞是香港地方文化的传统,当中粤剧、神功戏和传统仪式自然是焦点。(马熙烈摄)
大王爷诞神功戏首演粤剧,再来是白字戏。(马熙烈摄)
这些戏棚的櫈仔,究竟是婆婆的,还是小朋友的。(马熙烈摄)
棚外挂着神功戏的戏服。(马熙烈摄)
大埔旧墟天后宫的风水广场搭建临时神棚,首日抽花炮会到来还炮,次日舞狮贺诞。(马熙烈摄)
(马熙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