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摄影师 Tak 正职是新闻摄影记者,每天带著重甸甸的相机追逐新闻场面,放假又带相机闯不同的荒废建筑。因为钟情废墟摄影,他近年特地往日本、中国拍摄各个废墟。被荒废的游乐场、学校、建筑群,在他的照片都变得超现实。废墟背后,原来也有故事。(为避免公开废墟地点,图辑只介绍该废墟所属地区)(摄影:Tak,撰文:樊素心)
此废墟前身是香港的法院,政府建了新法院后,旧法院被荒废,遗下香港特区区徽在旧址内。 照片摄于香港新界一所荒废村校。该学校被荒废多年,校内原本被弃置了一座钢琴,但后来被拍摄人士破坏。不少废墟摄影爱好者不愿公开拍摄地点,避免不守规则的摄影者破坏废墟。 Tak 早前往日本最有名的大型废墟军舰岛拍摄。军舰岛原名为“端岛”,位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外海,早年因采矿业发达而有岛民聚居,但采矿业息微后岛民迁出,端岛被荒废。多部电影如《007 Skyfall》曾到该岛取景。岛上部份明治时期建筑群于201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位于中国深圳的一所荒废游乐场。该游乐场曾拥有中国最大的水上过山车,但营运26年后因经营不善结业。 同一个荒废游乐场,不同机动游戏却带出截然不同的感觉。Tak 早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谈及香港与国外废墟的分别,他称:“这些国家 (中国和日本)大都没有‘土地问题’,所以大型的废墟并不会急着清拆,相反香港很多时都会‘拆咗先’,然后留低空地等发展。” 建筑物被焚毁的痕迹,令废墟更见荒凉。这是香港的一座政府建筑物,大楼位于市区,被丢空后曾发生火灾,令铁皮簷蓬损毁。 同一幢在香港的政府建筑,大厦外和内的感觉大不相同。 这照片与以下两张照片皆摄于香港一个废弃的度假村。该度假村尚营业运作时,接收了一批动物摆设,包括猩猩、长颈鹿等,改批摆设来自一间倒闭了的热带雨林主题餐厅。可惜该度假村亦因游人太少而无法营运,终被废弃。 度假村的泳池杂草丛生,鲜艳的粉蓝色配上杂乱的水管、杂草,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Tak 为了一探此废墟,曾徒步行山两小时,亦试过搭小艇代步,不同探险方法各有乐趣。 如果没有说明地点,或许会以为照片摄于非洲。Tak说:“每一个废墟就形同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让你看到不同年代的物品和建筑风格。对比正式的博物馆,物品经过筛选、环境也必经专人修饰和打理;废墟呈现的,是在你面前一副真正原始的面貌,而需要前来者主动搜寻揾资料或按地图探索,并不是买张飞便入得场咁简单。” 位于香港新界的废置码头,停泊了待认领的船只。部份船只因太久无人认领而沉没。 七彩颜色和几何设计的建筑物原来是香港新界的一座庙宇。该庙宇位于一座荒废军营,军营占地甚广,但已被政府规划作发展。 貌似UFO的建筑属于中国广东的一座游乐场。游乐场以航空为主题,并设有多个机动游戏。乐园总面积比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更大。 废墟没有照明,废摄爱好者只能在早上进入这些建筑物。这是位于香港闹市内的一座废置街市。 原本人潮挤拥的街市被丢空后破落不堪。Tak说:“香港大部分废墟的特征就是‘只得躯壳’,当中大部分物品在人们离开时已被清走,只有少部分留下,偶有看到保留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