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狙击│街头行乞复常 本地乞丐诉说悲歌:政府津贴不够维持生活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隐形香港/突发/行乞】香港虽说是繁华都市,但街头行乞问题一直存在,近月更受到社会关注,《香港01》在2月中上旬曾3次走访港九新界5区,了解本港街头行乞情况,记者先后见过27名乞丐,尤以旺角及深水埗区最多,分别有10人及11人,当中包括被捕的伤残男女及被网民戏称为“东邪”的吹萧男子。中港两地全面通关后,内地乞丐涌港“揾食”固然是街头行乞“复常”的成因之一,但记者发现本地长者行乞人数也不少,有人向记者透露虽已领取政府津贴,但金额不足维持基本生活,每月支付房租后已所剩无几,要另行筹措生活费。他们当中有的已年届七旬,有的因健康问题无法工作, 故不得已只能在街头行乞,望市民施舍捐款补贴生计。
有社工指,长者缴交房租后要行乞维持生活,情况并不多见,但承认基层如没有公屋,要租住私楼或㓥房,租金负担沉重。年老体弱的基层生活更加困难,“年纪大你更加难揾工,一系行乞一系执纸皮”,建议弱势基层寻找社工协助,寻求适切帮忙。

+5

记者于2月中上旬多次走访旺角、深水埗、荃湾、屯门及金钟5区,观察本港街头行乞的情况,总共发现27名乞丐(已剔除重复出现人士),尤以旺角及深水埗区最多,分别有10人及11人。在港铁站出入口、闹市路口及街市等人流多的地点,不难发现乞丐的踪影,其中大多是行动不便的长者,有的唱歌演奏“卖艺”,亦有人携同爱犬到街头求施舍,他们行乞时间不定,如没有“生意”便会转场,当中不少行乞人士是说广东话,

记者在2月15日巡经旺角,就发现一名操普通话、装有义肢的老翁在旺角弥敦道623号街头卖手工艺品,偶有市民路过会放下零钱。记者原以为他也是内地伤残乞丐,但约10分钟后,有多名军装警员到场向老翁问话,发现他持有本地身份证,惟不懂说广东话,警员仅劝喻老翁离开,未有拘捕。翌日(16日)记者又在弥敦道与亚皆老街的十字路口遇到这名老翁,他同样在街头做手作,等待善心人打赏。

老翁在地上简单铺一块布,把多个亲手织造的手工花放在上面,旁边摆放一个透明胶袋,内有多枚硬币,然后在闹市中低头织花。这次记者上前攀谈,老翁边织花,边以浓厚口音的普通话自述身世,他自称来自重庆,年届60岁才来港居住,至今已十多年,这些年都是在街头卖手作维生。记者见他装有义肢,又年届七旬,遂问他有否领取政府资助,老翁仅说政府津贴“一个月只有1,800元,我租房子就4,000块(元),还要食饭”,他多次重复说在街头卖手作,只为生活食饭。

老翁说一小时可织到一个花,一日可织十多个,大花卖60元,小花卖30元,运气好一日可赚200至300元,一个月下来便够钱交房租及食饭。在香港街头卖手作多年维生,难道他没想过回乡?他只推说内地已没有亲人。记者再问他可否留下联络方法,又是否需要社工跟进,老翁只摇摇头,继续自顾自织花。记者在场观察,偶有市民放下零钱,也有善心人给予老翁数十元,但都未有拿取手作。

屯门新墟街市亦有类似的行乞个案。记者在2月10日及2月22日下午在新墟街市对开一块空地,见到同一个男子躺在地上,身旁放置一个铁兜行乞,于是上前了解。男子表示自己已年届70岁,有领取综援,独居于屯门,房租每月3,800元。他自言以前做搬运工,但因挨得多手脚酸痛,无法工作,遂转为行乞,只为“赚少少钱交租水电煤揾两餐”。他会在新墟街市或蔡意桥行乞,由上午坐到下午4或5时便离开,每日约赚百多蚊,并指平时有警察来驱赶,但从未被拘捕,“啲人无聊就报警”。

施丽珊指长者缴交房租后要行乞维持生活,情况罕见,但指综援家庭如没有入住公屋,租金负担就很沉重。(资料图片)

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指,长者因缴交房租后,要行乞维持生活,情况并不多见,但她承认综援家庭如没有公屋,一旦租住私楼或㓥房,租金支出往往超出政府津贴,“无论长者或家庭,一、二人家庭最容易超”。施丽珊又指,这些综援家庭一般靠打散工补贴生计,“但年纪大你更加难揾工,一系行乞一系执纸皮”。

施丽珊建议,有需要的人士应尝试申请过渡性住屋,因租金不会多于综援援助金额,可以住到上楼为止;又或者透过社工申请基金,可补贴租金差额,如4,000元㓥房租金,政府津贴1,500元,基金则可补贴1,500元,惟只能够帮助3至5个月。她估计上述个案的长者或不知道相关资助计划,建议他们寻找社工协助,寻求适切帮忙。


在香港行乞是犯法吗?


根据《简易程序治罪条例》(条例),任何人乞取施舍,均属违法

双证程人士来港行乞,有判刑案例吗?


曾有持双证程人士行乞被判罚款,因未能缴交罚款而要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