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油|杀入小学 学校求助激增10倍 教师没收大袋电子烟感无助

撰文: 邓栢良
出版:更新:

近年新兴毒品“太空油”在青少年间肆虐,社交平台不时流传少男少女在地铁、闹市公然吸食太空油的片段,个个显得神智不清,脚步浮浮,情况令人忧虑。为打击太空油,政府已于2月14日修例,将依托咪酯及其三种类似物列为危险药物。但毒祸深种,难以杜绝,社区药物教育辅导会总干事伍家顺接受《香港01》访问,指今年首季接获学校的求助数字,比去年第四季增逾10倍,早前出席教职员讲座后,亦有老师手持一袋电子烟求教处理方法,反映电子烟及太空油入侵校园的问题严重,甚至已扩散至小学。他认为现阶段学校要做到辨识、处理及预防,再根据教育局的健康校园指引建立一套机制应对,尽可能从源头减少学生接触毒品。

社区药物教育辅导会总干事伍家顺指今年首季接获学校的求助数字,比去年第四季增逾10倍。

立法前后学校求助数字增 今年第一季较去年第四季增逾10倍

一直关注太空油滥用情况的伍家顺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政府将太空油主要成份依托咪酯,以及三种类似化学物异丙帕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列为危险药物前,已有不少学校及机构邀请他举办讲座,讲解太空油相关知识。至2月政府正式刊宪,该会接获学校的求助显著上升,他指2025年第一季的求助数字比2024年第四季增逾10倍,且不仅限于中学,小学亦为数不少。伍家顺坦言,过去极少有小学求助,但今年陆续收到小学报告,担忧电子烟及太空油已扩散至更年幼的学童。

伍家顺解释,求助数字增加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政府宣传提升警觉,禁毒处在立法前后已向学校发信,提醒关注电子烟与太空油问题,或促使校方求助。其二是实际案例上升,伍家顺直言部分学校观察到有学生在校内吸食电子烟,部分人甚至突然晕倒,有吸食太空油之嫌。

政府立法前后,伍家顺都忙于到学校举办讲座。(受访者提供)

学校缺乏经验无从入手 老师携一袋电子烟求教处理方法

而学校面对太空油问题时,常因教职员缺乏经验,往往不知如何应对。伍家顺举例指早前出席校园讲座后,就不时有老师手携一袋在校内没收的电子烟求教处理方法,足以反映电子烟早已入侵校园,而老师无力分辨是否含毒品成分,显得相当无助。伍坦言,太空油外观与普通电子烟无异,一般人难以识别。此外,如老师没收了含依托咪酯的烟弹,其实无意中亦干犯藏毒罪,也衍生法律问题,这些都是校方要注意的地方,“佢哋系无呢个意识”。

当学校发现学生吸食电子烟,甚至太空油,究竟应将没收的电子烟销毁,还是交予家长处理?后续要训斥、记大过,抑或报警处理?伍家顺认为学校必须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如校方报警,让警察进入校园带走学生,“等于将学生推出学校,以后呢个学生唔会再敢返学校,或者佢就算吸毒他都会更加隐蔽”,令学生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无助于协助他戒除毒瘾,所以什么情况报警值得斟酌。

警方由1月18日起使用俗称“试纸”的太空油快速检测工具,至今成功拘捕5人。(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学校要按教育局“健康校园”指引 自行建立机制应对

伍家顺坦言,现时不少学校尚未制定明确的政策,各校做法不一。社工在教职员讲座上会分享经验及分析利弊后,最终还是要交由校方按照教育局的健康校园指引,自行建立一套处理机制。

被问到在学校使用试纸检测太空油成分是否可行,伍认为此举可能令学生误以为带普通电子烟可接受,只是禁止太空油,“呢条防线我觉得定得太后”。他建议学校应明确禁止学生携带电子烟回校,倘若发现学生违规带电子烟,应先了解他为什么需要吃电子烟,而非单纯惩罚。惟他承认部分校风宽松的学校连禁止学生携带电子烟亦做不到。

学校要做到辨识、处理及预防相辅相成

伍家顺在教职员讲座上常提到,处理太空油问题要做到辨识、处理及预防三者相辅相成。辨识是学校要注意到电子烟及太空油的问题;处理即根据教育局的机制,以切合学生需要的手法处理及跟进;预防是针对风险因素提早介入,如发现学生有情绪压力、有特殊教育需要、复杂的家庭环境或朋辈圈子等,教师应多主动关心而非责备,以建立信任,从源头减少学生接触毒品的可能。

近年本港滥用太空油有上升趋势。(资料图片)

支持政府全面禁止电子烟 减少青少年吸食毒品

为杜绝吸食太空油,伍家顺支持政府全面禁止电子烟,因在公共卫生层面上,使用电子烟本身对呼吸系统、心血管亦有不良影响,甚至会致癌。再者,电子烟作为一种吸食工具,亦便于吸食其他毒品或成瘾物质,加上吸食方法能够快速“上头”,进入神经系统,产生成瘾效果,祸害更大,所以全面禁止电子烟有效减少青少年吸食毒品。

网上不时流传青少年在公众场所吸食太空油的片段,情况似乎变得普遍,但伍家顺认为仍难以评估将来会形成一种新趋势,因立法后吸食者转趋低调,不敢公然吸食,交易渠道也变得隐蔽,外展社工接触吸食者较以前困难,加上一直有新兴毒品出现,包括“咳丸”、“跳跳糖”等,毒品种类及吸食方法千奇百怪,所以只能持续跟进。

政府于2月14日修例,将依托咪酯及其三种类似物列为危险药物。(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