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油|跟社工巡荃滨 少年说友人不知毒 列毒品后更多“隐”君子
吸食太空油在疫情期间在青少年同侪间蔓延,政府直至今年2月才正式立法列为毒品,但毒根早已深入青少年。这一夜,《香港01》记者跟随外展社工到荃湾海滨“执夜青”,听到青少年说身边有朋友吸食太空油,埋怨政府宣传不足,令朋友缺乏对太空油危害的认知。
社工指近半年吸食者增多,曾目睹有少女吸食后跳海自杀,幸好获救,醒来后她除了记得跳海,前后的事一概不记得。社工指太空油列为毒品后,青少年吸食变得更加隐蔽,“食开嘅照食,底层问题无解决”。
要有效打击太空油,治标的是禁止拥有太空油最主要的载体电子烟机,而非借禁烟只禁烟弹;治本是增拨资源和支援给年轻人、家长及学校,建立健全体系,提供安全感,让少年不再轻易因压力被外界诱惑拉出去。社工表示,今日流行太空油,明日可能就流行另一种毒品,让青少年“免疫”才是上策。
网络世界中常流传青少年疑似吸食太空油的影片,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荃湾会所程序干事吕卓僖及助理主任干事冯智杰是荃湾区夜展服务队的社工,近年夜晚出队时见证愈来愈多年轻人吸食太空油。
目睹个案吸食后尝自杀 醒后表示无记忆
吕卓僖曾目睹有个案吸食太空油后尝试跳海自杀。“坦白说,我没有想过吸食太空油的冲击会大到令人想自杀。”他忆述当天情况时似乎还有种害怕,直言当时很震惊。“当时听到该名年轻人求助时,我们已即刻冲出去,想提供支援,但她吸食太空油,身体有反应时,她便跳了下去。”
幸好,当时获途人相助,即刻救下该少女并送院治疗。她在医院清醒后,对吕卓僖说,自己只记得跳海,但对于跳海前和跳海后,甚至连为何会出现在医院的记忆全部不记得。吕卓僖表示,当时该名青少年正面对很多人际关系及感情的困扰。
吸食太空油的年轻人多数面对很多困境,或是家庭关系、或是人际关系、或是学业进度等,桩桩件件令他们觉得需要透过太空油去逃避无法处理的压力或者现实。
外展时留意青少年有否拿电子烟
时间倒转至半年前,冯智杰发现愈来愈多青少年向他表示曾吸食太空油,“过往只是零星听到一两个吸食太空油个案,但近半年吸食状况愈来愈普遍。”就相关趋势,外展小队亦有新应对安排,“我们外展时会留意是否有拿电子烟的青少年及身体反应, 又或者透过本来相熟的年轻人网络,接触吸食太空油的青年,再思考如何作出支援。”
社工巡“荃滨”获青少年“派JOB”:政府宣传太空油危害不足
外展当日,一众社工约夜晚10时半到访荃湾海滨,《香港01》记者跟着前往。望著眼前人来人往的场景,有队员笑言,因观滨(观塘海滨)热潮,荃湾海滨亦成了附近居民的聚脚地,他们时常在荃滨附近结识青少年。
小分队到场不久,便遇见了相熟的青年,冯智杰第一时间对他说,“点阿师兄、最近有咩搞”,更为他送上生日祝福。
闲话家常中,该青少年透露身边有朋友吸食太空油,认为政府宣传不足,青少年缺乏太空油危害的认知。冯听后笑言被“派JOB”,称该名少年变相叫他多点接触年轻人,宣传太空油的危害。
取得信任 青少年向社工透露自己或朋友吸食太空油
看见社工与少年有来有往,记者好奇地问道,如何令青少年向社工坦露心声,是否初次倾谈已有少年会对他们说吸食毒品等经历?吕卓僖与冯智杰对视一眼,回答道:“其实现时青少年戒心不轻,初次接触时未必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但社工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与青少年保持紧密联系,时常招呼他们到中心聚会,让他们感到关心,建立信任。在青少年相信社工愿意保密及同行后,才会慢慢分享自己的故事,讲述正在面对的困难或者需要,例如吸食太空油的情况。
说毕,外展队社工又找到两位青少年,上前与他们打招呼。记者在远处聆听他们的对话,知悉两位青少年并非区内居民。照理来说,应不会计于小队KPI(职效指标)内,但社工们没有离开的打算,继续与他们聊著天,工作、兴趣、日常,无一不谈。对话中,两名青少年提到,有朋友吸食太空油,不过自己不曾吸食。
曾有报道写道,外展社工常与青少年接触,需想方法融入少年群体,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型”,熟悉青少年的文化,例如滑板、打篮球等。
被问外展社工是否真的要好“型”?冯智杰摇头表示,真诚亦很重要。“好坦白地,我唔识滑板又唔系好识打波,单车都好一般,但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感到有被真诚地聆听故事,要对年轻人有承担,有信念陪伴他们走出困境。”
同行之路说来容易,但做起来难,途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如果对青少年没有足够的信念,即使是社工,“也很容易被挫败打倒”。
2月立法列毒品 “但食开嘅照食,底层问题无解决”
今年2月,港府将太空油的主要成份“依托咪酯”列为毒品,惟吕卓僖指出吸食情况没有减少,“有吸食开嘅都系继续食,佢哋个压力及问题不会因为立法后便纾缓”。
他指法例令吸食太空油的青少年更加隐蔽,以往常常于公众地方看见年轻人吸食太空油,但现时青少年多数转向屋邨内或后楼梯吸食,外展小队寻找个案时更加困难。
烟弹烟机齐禁 打击效果将更好
至于有消息指,日后政府将进一步立法,禁止于公众地方携带电子烟烟弹,吕卓僖思考片刻,回复指对阻止吸太空油帮助不太大。他认为,烟弹和烟机两者并存,电子烟机是吸食太空油最主要的载体,亦是最广为认知的吸食工具,若想阻止太空油扩散,两者齐禁会更好。
毒品转变快 需增学校家庭支援解决根源问题
访问尾声,他们提到毒品趋势转变极快,今日流行太空油,明日可能就流行另一种毒品,例如“小熊软糖”、“跳跳糖”等,与其说打击太空油,毒品才是最终目标。但有社工叹息说,毒品每到一个阶段就有新的产品。
毒品屡禁不止,每到一个阶段就有新的产品,已与其交手十数年,见尽不同时代的毒品。
冯智杰希望政府可从根源打击毒品,增拨资源和支援给年轻人、家长及学校,建立健全体系,提供安全感让年轻人不再轻易因压力被外界诱惑拉出去,“很多时候年轻人为了逃避压力才吸食毒品,如果我们可提供更多支援,令他们知道有人愿与他们同行,毒品问题会较易解决。”
同行陪伴为青少年建避风港 冀不需再靠毒品走出困境
被问今时今日的社工还可以做什么以支援青少年,避免他们迈入毒瘾深渊?两位受访社工顿了顿,没有立刻回答,当日浪恬波静,荃湾海滨亦少见地没有异味,海风轻拂,吹起各人衣角的同时,吕卓僖的声音慢慢扬起,“我们会陪伴在他们身边,并提供家庭支援,共同面对他们成长的困境,建立避风港,冀望日后年轻人不再需要透过毒品,逃避无法处理的问题和烦恼。”
我们相信人可以改变。作为社工,我们希望让年轻人亦相信自己有能力离开某个不好的行为或环境。
社工话语诚恳坚定,一如之前他们提到的,外展社工最重要的是态度,要帮助青少年必须要对他们有承担、有信念,愿意聆听他们的每一句话语。毕竟,真诚才是最大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