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施政理念欠奉 怎解深层困局
2017年7月1日,林郑月娥走马上任,成为香港回归以来第四任特首。《香港01》在那期社论中明确指出,林郑若要当一个积极有为的特首,就不能只图一时掌声,而是必须着手处理各种深层次结构矛盾。在香港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社会动荡后,她终于在上周三(10月16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后知后觉地宣布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大规模收地建屋,这证明我们一直以来的倡议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切实可行。只是,地有了,我们却笑不出来。
持续四个多月示威虽是偶发的,但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却是结构性的。我们不只一次提出,主权移交以来的连场示威冲突,本地政治矛盾和陆港矛盾只是表面原因,真正根源是深层次结构矛盾,当中住屋问题更是症结所在。若要克服这一矛盾,小修小补并不足够,深刻全面的结构性改革必不可少。可是,那位曾被誉为“好打得”的特首,有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的能耐吗?
《香港01》两年前便指出,林郑的“第一课”,是深思如何当一个具领导力的政治领袖。此后我们层层剥笋、不厌其烦地探究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体现在哪里、应该如何处理,期盼这位特首能果断推动改革,根治香港的社会经济结构沉疴。这份《施政报告》理应是衡量当局是否真正痛定思痛、认识香港核心问题的关键指标,但实际上却无法让市民相信,当局能够妥善规划与运用手中资源,从而提升市民福祉。林郑在本届任期已过了两年,在香港经历如此深重的冲突之后,依然交出一份“唔汤唔水”的功课,是否还有资格称得上是对未来有愿景、有承担的政治领袖?
2017年7月,香港在经历了以斗争为纲、动辄以敌我思维处理矛盾的梁振英年代后,迎来了林郑月娥。虽然当时民意普遍较支持另一候选人曾俊华,但基于林郑具备触碰新界僭建、丁屋截龙等棘手议题的往绩,不少人觉得她比很多官僚更有担当、更有魄力,因此选择对其“疑中留情”,寄望这位出身基层、年幼时需伏在床上做功课的特首不会碌碌无为,而是能够与民connect,处理诸如觅地建屋、落实全民退保,以至重启政改等棘手议题。
必须指出,林郑上任时评分虽然高达61分,看似相当不俗,但实际上是受惠于梁振英不得民心所致。只要她稍有表现,便容易获得民众认同;但倘若无法“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多高的民望也会挥霍掉。观乎林郑上任后的表现,第二个情况不幸出现,现时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她比梁振英还要差。
香港并非无地 只是政府无心
众所周知,土地住屋问题是香港种种社会问题的症结,它可追溯至港英时期的“大市场小政府”、“积极不干预”思维。由于受到这些“思想毒素”影响,回归后的特区政府迟迟未见思维革新,欠缺执政者应有的理念和视野,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应该重拾对土地议题的主导权。正因如此,即使既得利益势力,特别是“地产霸权”继续横行,林郑亦没有魄力直面问题,变相加剧深层次结构矛盾。
今年《施政报告》堆砌了二百多项措施,林郑看似在土地住屋议题上有所承担,包括将推出更多过渡性房屋和租金津贴,但真正能够帮助市民守住生活底线的政策,包括租务管制等均告欠奉,根本无法触动既得利益势力的乳酪。
港府去年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土地大辩论”,各界借此确认解决蜗居之苦是主流民意。可惜的是,当局依然故我,例如仅把粉岭高尔夫球场中的32公顷土地收回用作建屋,其余140公顷土地则丝毫不动。倘若林郑真心希望香港人毋须为住屋问题费煞思量,为何不在《施政报告》中改正错误,宣布全面收回高球场?
政府怠政懒政,确实已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甚至绝望的地步。今次报告确认,政府将会收回的私人土地约700公顷,预计其中400多公顷会在未来五年收回,远多于过去五年收回的20公顷。对此,我们已多番质问,既然土地一直存在,为什么政府之前收地时总是“懒懒闲”,逃避分配社会资源的应有责任?倘若林郑早在两年前就下定决心大规模收地,继而兴建廉价而优质的公屋,正在轮候公屋的基层市民便毋须继续苦等。如今政府已知道收地是切实可行的,那为什么不能继续改变官僚作风,精简土地回收与建屋的行政程序?是否需要社会继续施加压力,才懂得推动更全面的改革?
土地共享计划 变相官商勾结
林郑月娥终于承认香港并非没有土地,但是否就能带来曙光?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从如何兴建、建什么类型房屋,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政府是否真正认识经济民生所面对的结构性问题。一个反映政府理念不清的例子是“土地共享先导计划”。今年报告承接去年提出的政策方向,推出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发展商可申请改划私人土地,政府则会额外提升发展密度,而最少七成新增楼面面积须拨作政府属意的公屋或“首置”类别,余下土地可保留私营房屋发展。
《香港01》评论去年的《施政报告》时,曾经指出“土地共享”等同“公私合营”,难以摆脱“官商勾结”之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机制上如何达致透明,但由于发展商可决定、整合农地发展范围,并且可先行规划、兴建区内基建配套,并在补地价中扣除有关开支,意味土地发展主导权仍然在地产商手中。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理顺政商关系,那么在地产商逐利的逻辑下,上述安排必然产生诸多问题,最终只会巩固,而非撼动早已严重异化的既得利益格局。
我们一直强调,重夺土地与住屋发展主导权是房地产市场与产业改革的起点。这并不是否定地产商的作用,而是将地产商利益、政府责任,以及市民住屋需要三者的关系进行结构性重组。总之,地产商可以获得合理利润,但绝对不能让他们绑架整个社会的发展。
放宽置业按保 加剧供楼压力
至于最多人谈论的措施,莫过于按揭证券公司将把为首置人士提供九成按揭保险的楼价上限,由400万元翻倍至800万元。这种安排其实极端危险,政策公布后有楼市专家警告,一成首付就可上车,一旦经济转差便容易制造更多“负资产”。另一方面,新安排只会增加业主的供款压力—《香港01》引述经络按揭计算,在供款期三十年、按揭利率2.625厘的前提下,原本800万元物业的首付,将由原本六成按揭的320万元,劲减至80万元,但由于借贷额度大增,以往由月入约46,053元以上便能通过压力测试,升至要月入75,359元,每月供款将由1.9万元大幅增至近2.9万元。如果利率回升,业主面临的冲击将会非常大,可见这种高风险政策根本就是饮鸩止渴。
800万港元相当于100万美元,这个价钱足以在美国购置高级豪宅,但在香港只能“蜗居”。香港本来就流传很多“励志”故事,许多小夫妇为了买入稍为体面的居所而节衣缩食,即使成功置业亦不敢生育,只可以饲养宠物。残酷的现实是,新安排没有改变“置业至上”的逻辑,不单令首置人士“供楼”压力更大,更会催谷楼市,令市民为了“砖头”更加费煞思量。事实上,就在《施政报告》出台当日,地产股上升,足以证明谁才是新房策的受惠者。
理应引领社会 推卸责任可耻
理顺自身角色、肩负带领香港的责任,是港府应该明白的道理,可是,我们至今仍未看到林郑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认知。在这份《施政报告》中,她强调政府会在维持自由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促成者”和“推广者”作用。必须留意的是,“维持自由市场经济”、“尊重自由市场经济”、“促成者”和“推广者”等概念,早在2017年她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中出现。毫不客气地说,即使过了两年,哪怕香港经历了回归以来最暴力的反修例运动,她依然对政商关系存在误解,觉得政府只是市场配角,而非引领香港前进的主导者,继续将社会发展的主导权让渡给商界和资本,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深层次结构矛盾的根本所在,她对此却毫无警觉。
土地问题如何摧残香港人最基本的安居乐业诉求,社会大众恐怕已熟之能详,毋庸再赘。林郑月娥上台超过两年,社会动荡亦已逾四个月,如果她真的有理念、有魄力,那么必须在理应为香港带来曙光的《施政报告》中指明方向,让市民对未来重拾信心。可惜的是,在内地官媒、本地建制派,以至主流民意都要求港府切实解决深层次结构矛盾的共识下,林郑依然故我,令人失望。
究竟,是她低估了香港人的智慧,还是大众高估了其能力?究竟社会要给出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唤醒这位后知后觉的行政首长?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0月21日出版的第18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