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胶回收】蔬果萝卜都要包? 生果网密密用太浪费
早前,有超市售卖日本空运士多啤梨,因其独立包装及售价高达$168一粒,引起一时议论,注意豪华亦令人包装背后隐藏的环保问题。走入平民街市,虽然没有这种浮夸的包装,但使用生果网的情况似乎已成为惯常做法,无论生果或瓜菜,苹果、雪梨、椰菜,甚至是萝卜都被套上一层发泡胶网。档舖内外都堆积了不少生果网,数量太多,有时更散落于一地,最终沦为垃圾,造成大量浪废,难道堆田区就是它们的最终归宿?摄影:黄宝莹
在本港专门做发泡胶回收的“迷失的宝藏:发泡胶回收行动”,每逢周一至六都会来到荃湾杨屋道街市收集发泡胶。项目经理李家铭(Andy)说:“主要对象是生果及蔬菜档,让他们知道生果网及生果底盘其实一样可以回收。”
“有冇发泡胶生果网呀?”我们跟随Andy和成员Kit到街市2楼,档贩都很乐意把储起的一大袋生果网交给他们。二人穿着反光衣在档摊之间穿梭,与档贩边闲聊,边熟练地从箩筐中捡拾生果网,瞬间已填满了一整袋。生果网体积小而轻巧,很容易散落一地,Kit照样用铁夹把它们一一装进袋内,一个都不放过。
瓜果都要生果网? 总有一个响左近
新鲜蔬果以独立发泡胶网包裹,可避免长途运输颠簸,减低损坏。由于成本低,加上防护能力比纸强,即使是10蚊4个的雪梨都会用。据现场观察,大部分生果都被套上生果网,当中以苹果、木瓜、番石榴、雪梨等最为普遍;而蔬菜就以椰菜花及瓜类最常用,就连较硬身的萝卜都有。形形式式,处处都是它的踪影,总有一个响左近。
收集得来的“宝藏”,Andy和Kit即时合力把杂物分出,以颜色把生果网分类。不足一小时,单是一个街市已收集到4大袋,共重约3公斤。若以每个重量1克计算,即多达3,000个生果网,按此推算,一星期的数量甚至可多达2万多个,数量惊人。有些瓜类或许未必需要生果网,或可以纸张代替生果网,但因为方便,所以越用越多。Andy亦没想过使生果网已到了如斯泛滥的地步:“以前是以生果为主,现在瓜菜亦会普遍使用。”另外,除了常见的白色,也有黄、绿、红,颜色鲜艳,令蔬果看上去更加美观得体。
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街市内总有一个生果网响左近:
香港日弃过百吨发泡胶 长居海洋垃圾之冠
据环保署2015年的统计数字,每日平均有112公吨的发泡胶制品被弃置于堆田区。发泡胶看似轻飘飘,但可想而知,实际上有庞大的资源被埋葬,长年占用堆田区空间。另外,有环保组织调查发现,发泡胶碎片长居海洋垃圾榜首,其次是塑胶碎片及玻璃碎片,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伤害。
生果网是由聚乙烯经气体加工膨胀制成,体积轻巧,具防护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蔬果包装。生果网虽然细小,但长年累月积小成多,数量亦不可少看。与其他塑胶一样,生果网会分解成碎片,但始终不能被完全分解。大风一吹,胶粒散落于海面上,难以清理。胶粒表面会依附及积聚有机化学物,鱼类或鸟类一旦吃下,除了会阻塞消化系统而导致死亡,更会进入食物链,进一步危害其他生物,甚至最终由人类承担恶果。
生果网有何出路?详看【发泡胶回收 】宝藏定垃圾?为胶寻出路免被埋葬堆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