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族植物】落大雨冒青烟?日军斩树做燃料 千年樟树免一劫
植物、山林、生态连系着人们和动物,不过城市人远离土地忘记爱惜。民族植物中,有些植物则被奉为圣神,不能随意砍伐。香港也有两棵不可被砍的千年老樟树,和树底放满神祇神像的榕树。从神树到护林,有没有可能?
云南神山不可侵犯当植物与整个民族的生存变得息息相关时,人便不其然给植物赋予“神圣”形象。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他们会使用的草药、野生蔬菜、果实香料合共500多种,有些植物如蚱玛莲,可消炎镇痛,当地人深信有“起死回生”之效。傣族尤其迷信“神树”,又会将附近的热带原始森林奉为“神山”,神山内的动植物都不可侵犯,要崇拜和加以保护。西双版纳境内的神山约有400个,占地约3万至5万公顷。
香港都有神树
但在高度城市化的香港,生态资源已非本地经济命脉,要人从膜拜到爱护谈何容易?“香港仍承传着部份的中国传统,老树如榕树、樟树常被赋予神圣、守护者形象。”香港生态作家马屎举出这两个例子,榕树头放满神像的画面马上活现眼前。
“香港的村落从前种了不少樟树和榕树,现在已经又大又老,村民一般都不会砍掉它,若要发展也可能考虑保留。沙螺湾村后有两棵几百年的老樟树,日治时期都没有把它砍掉,可说是村中的风水树;东涌沙咀村村口的一棵老榕树,村民在树下放满神像,如民间庙宇般。”
千年樟树青烟缕缕
那两棵避过战乱的老樟树,位于大屿山西北面的沙螺湾村后,两棵樟树均已列入香港的《古树名册》内,未开村时已于该处生长,至今约有千多年历史。其中一棵约高20米,胸径达2.2米,五个人手牵手才可环抱。日军占领期间,到处伐木作燃料之用,沙螺湾山头不少树木都被砍光。但唯独这两棵大樟树,日军却不敢砍。据闻两树有灵气,每次大雨过后都升起缕缕青烟,村民都视它为神仙树,日本人亦不敢亵渎。记者到沙螺湾寻找樟树,附近开工的修路工人遥指樟树位置,也赞叹樟树的耸立宏伟。
相比云南西双版纳,虽然香港护神树、护神山的规模仍是很小,但已有不少人开始默默复育本地山林。如早前大江埔村民规划工作室决定复育大江埔村的生态,马屎便带着村民和活动参加者爬上鸡公岭,寻找原生树的种子及认识村内植物,从种子说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希望村民多关心身边的植物。植物何止是生态?植物与人本来紧密相连,一粒种子蕴含的是本土文化意义。